冬天洗个热水澡,不仅能驱逐寒气,还能舒缓疲劳,简直是一天中最大的享受。但是,关于冬天洗澡的这些误区,你知道吗?
一、长时间泡澡
泡澡时间长,会使皮肤表面失去油脂保护,容易产生干燥、瘙痒等症状,还会引起皮肤发皱、脱水等情况。老年人长时间泡澡,除了导致皮肤瘙痒,还容易出现疲劳,诱发严重的后果。洗澡的时间,以盆浴10分钟左右、淋浴3至5分钟为宜。
二、洗澡水温度过高
洗澡水温度过高,会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同时,过高的水温还会增加心脏负担。洗澡的水温,建议37℃左右。
三、搓澡下狠手
搓澡下狠手,容易破坏皮肤屏障,宝宝娇嫩的皮肤还会出现疖子、病毒瘊等。还有人钟情泡沫丰富的洗浴用品,这可能会过度清洗掉皮肤表面油脂,是造成皮肤干燥和瘙痒的重要原因。请温柔对待你的皮肤,洗完澡后在身体上涂上润肤乳,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湿效果。
提示
一、洗澡之后润肤这么做
1.一岁以内的婴幼儿建议每月使用250克左右的润肤乳,可以预防婴幼儿湿疹的发生。
2.成年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用量建议,但建议大家在秋冬季节使用质地较厚重的霜剂,涂抹得厚一些,帮助减轻皮肤干燥症状。
3.特别注意覆盖到手肘、膝盖、脚踝、臀部等皮脂腺较少、容易干燥的部位。
二、如何选购沐浴产品
沐浴露能将皮肤表面的油脂、污垢和微生物乳化,使其更容易清除,清洁效力比单纯清水洗更好。对比之下,仅用清水沐浴只能清除皮肤上大约65%的污垢。选购沐浴露产品时,尽量挑弱酸性、无刺激的,普通香皂更容易破坏皮肤屏障。(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