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狗”灵活走动,不时做出后空翻、握手等动作;神奇的悬浮乒乓球,解开了伯努利原理中的空气动力学奥秘,让同学们惊叹不已……这是记者近日在重庆市合川区双槐镇中心完全小学科普大篷车主题活动现场看到的一幕。
就在当天,武胜县科协携手重庆市合川区科协,走进该校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为500余名师生呈上一场精彩的科普知识盛宴。“新奇产品多,孩子们可看可触摸,有效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武胜县科协副主席赵燕说。
今年以来,武胜县与重庆市加强科普大篷车跨区域协作,整合科普资源,拓宽科普渠道,丰富科普内容,让科普大篷车真正“动起来”“跑起来”“火起来”,有力推动科技教育事业繁荣发展。
牵手启动 共赴一场科普盛宴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武胜常年“单兵作战”,应如何扩容?
5月24日,在武胜县仁和小学,一场科普大篷车暨科学家百人千场进校园武胜行活动率先启动。这场由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安市科技局、重庆市渝北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武胜县科学技术协会、武胜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承办的科普活动,拉开了川渝科协合作序幕。
“火箭发射”“手摇发电机”“读眼有术”“听话的小球”……活动现场,20余种科普展品,通过展示、演示和互动体验等形式,为学生们打开了另一个“魔法”世界。“欣赏了科幻画,仿佛穿越到未来世界。”学生阳萱说,绚丽的色彩和独特的创意,激发了她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而现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由重庆市渝北区科协带来的科普大篷车虚拟现实体验区展品。“快来看VR眼罩!”“哇!感觉我在太空飞行一样!”学生们戴上VR眼罩,依次体验智能穿戴设备,并发出阵阵惊呼,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乐趣。
不仅是科普产品展示演示,两地大篷车还开展了非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作品展示,五花八门的“吸睛”巡展,吸引现场师生共赴“炫酷”科普嘉年华。
无独有偶,6月5日,重庆市又一支科普大篷车队伍——合川区科协,再次牵手武胜县科协,走进武胜县清平小学开展“合武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为该校150余名师生带来精彩的科普活动。
科技与科普志愿者在现场展示了跳舞的回形针、漂浮的磁铁、变形与反射等展品,详细讲解其中的科学奥秘。此外,反应测试、短期记忆等趣味试验,也让学生们与科技“零距离”接触。
展演间隙,合川区科技志愿者带来的科普问答,让孩子们热情高涨,争相举手竞答,场面十分活跃,一度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两地牵手,肯定是‘1+1大于2’的合力效应。”武胜县科协副主席赵燕表示,这有助于推动川渝科普资源普惠共享,普及科学知识,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
走出去 推动科普大篷车“向远行”
重庆科普“请进来、送上门”,武胜科普也要“走出去”。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武胜科协牵手合川,走进双槐镇中心完全小学。
“油锅起火了,可以用水扑救吗?”“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在现场有奖竞答环节,贴近生活的知识问答,瞬间点燃现场气氛,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为了让孩子们大饱眼福,武胜科协可谓“精锐尽出”:100余件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涵盖生物、天文、地理、环保等领域,涉及物理学、光学、生物学、电磁技术等多门学科知识,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挤在展品前,或是亲手操作科学仪器,或是认真观看科教展品演示,不时发出惊叹声和欢笑声。
在科普宣传环节,科技志愿者通过展板、宣传册等形式,向师生们普及了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应急科普和反邪防邪等方面的知识,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还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有益指导。
“看到了以前没见过的科普展品,我对机器人特别感兴趣。”双槐镇中心完全小学学生王宽兴致盎然,表示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科学知识,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希望以后能够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
致力于推动科普工作发展,武胜科协一直在努力。数据显示,近年来,武胜科技教育事业累计获得竞赛类奖项省级以上200余个、市级500余个。
其中,在今年3月的第38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武胜共有4所学校5名学生作品入围终评展示,最终斩获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四川省主席奖1项(省青创赛最高奖项,全省共10项),广职思源创新奖1项(全省共10项),是武胜县近10年来取得的历史最佳成绩,实现了四川省主席奖零的突破。
“川渝一家亲,携手推动科普大篷车同向同行,点燃少年科技梦想。”武胜县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教育与科技创新并重发展,全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打造全县协同的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体系。(武胜融媒 夏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