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来,羽绒服市场迎来了销售旺季。记者在各电商直播平台看到,售价仅百元甚至几十元的羽绒服,被主播们吹得天花乱坠:不仅物美价廉、保暖效果好,各种检测报告也十分齐全。然而不少消费者购买后,发现直播间里展示讲解的样品和收到的货品不一致。
标签看不懂、内里看不见,市民在选购羽绒服时,需注意什么?
羽绒服市场价格差异大
近日,市民曾玥在某音平台注意到主播推荐的一款大码羽绒服,“填充量90%鸭绒,600以上的蓬松度,清洁度达到1000以上,专柜售价几千元,今天在直播间不要上千元,只需要298……”
曾玥觉得这款羽绒服挺好看的,价格还便宜,虽然有一些疑惑这么便宜的价格能否买到真的,但主播非常肯定地回应:保证正品。曾玥随即就下单抢购了一款。
五天后,曾玥收到货,外观和直播间展示的差异不大,略微有点色差,查看标签,上面仅写着面料、里料、胆料为100%聚酯纤维,大身填充物为白鸭绒,但并未标明绒子含量及充绒克数等关键数据。曾玥认定这是一件“假货”,随后到直播间投诉,最终对方答应退货。
记者打开某电商平台,输入羽绒服,发现价格差异非常大,从100多元到上万元都有。打开一款售价为359元的某品牌羽绒服界面,商品信息栏里介绍其面料、里料、胆料为100%聚酯纤维,填充物写的鸭绒,含绒量为:鸭绒(鸭绒量90%)。在与客服的对话中,记者询问绒子含量,对方在未读消息的情况下回复“这是羽绒服,不是棉服”。记者继续追问,对方就不再作答。
记者又查看了一款售价为1199元的某品牌羽绒服,上面标明了绒子含量90%,蓬松度680,清洁度700。下面还配备了各尺码的充绒量克数,在117克至166克之间。
记者了解到,2022年4月起,我国实施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新国标,把旧标准的“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即羽绒羽毛中绒子所占的质量百分比。绒子含量指的是一朵一朵绒朵的含量,不包含绒丝。绒子含量在50%及以上才能叫羽绒服,低于50%就不能叫羽绒服。绒子含量每增加5%为一档,最高95%。标签没有标注绒子含量、标注的绒子含量并非5%的整数倍,或者超过95%,都不符合羽绒服装国家标准要求。
选购羽绒服装要看哪些数据
羽绒服成本是多少?价格为多少的羽绒服才有可能是真品?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对全国主要羽绒产区多家优质羽绒原料企业报价的统计分析,羽绒原料价格今年以来大幅上涨。以羽绒服国家标准、绒子含量90%的白鸭绒为例,当前每千克价格约510元,按照一件成品羽绒服充绒量200克计算,不计生产损耗,仅绒的成本就需要102元。
“售价一百多元的羽绒服,几乎都是用‘飞丝’来填充到羽绒服里替代‘绒’,由于飞丝是边角废料粉碎后形成的,可能不含羽绒成分,因此保暖效果不佳。”市市场监管局质量科负责人王婧告诉记者,所谓“飞丝”,是指在羽绒加工过程中,从羽毛上脱落下来的单根短丝。飞丝的质量和保暖性较差,通常用于制作低价羽绒服。
那么,消费者在选购羽绒服时应该如何辨别真伪呢?
王婧说,首先,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平台进行购买,如知名电商平台或大型商场,这些平台通常有严格的商品审核机制,能够降低购买到假货的风险。其次,在选购时,消费者应关注羽绒服的绒子含量而非含绒量。绒子含量是衡量羽绒服保暖性能的重要指标。而含绒量则包括了绒子和羽片,其数值往往高于绒子含量,因此不能准确反映羽绒服的保暖性能。
“如果在线下实体店购买,还可以通过用手摸捏,试其手感柔软程度,有无过大过粗的长毛片、羽毛梗等来判断。如有过大过粗的长毛片,手感柔软但回弹性差,可能系软化毛片而非羽绒。如手感柔软但有短小粗硬的羽轴则为粉碎毛,这种羽绒制品不具保暖性能。如手感柔软又有完整的小毛片,则为正品。”王婧说。
此外,王婧表示,可以观看服装体积大小,“绒子含量70%以上的羽绒服,体积大于同等重量棉花两倍以上,因此,重量越轻体积越大越好。”(广安日报记者 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