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疫情,引起社会的关注。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与登革热、疟疾等疾病一样,属于蚊媒传染病,是可防可治可控的,不必恐慌,关键是做好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蚊虫防治要以环境治理为根本措施。
一、环境治理:
通过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理房前屋后各类垃圾,定期对种养的水生植物勤换水,能有效减少蚊虫孳生地,具体措施有:
1.翻盆倒罐,清除工作生活环境中各类闲置无用积水,如花盆托盘、饮水机托盘、地漏、泡沫箱、闲置的缸罐盆桶、泡沫箱等处积水。暂时闲置不用的容器应翻转倒放避免积水。
2.清除各类卫生死角和垃圾,包括绿化带内塑料薄膜、一次性塑料容器等易积水容器。
3.管好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积水,要加盖严密,或每5—7天换水1次,养花晒水和空调水的收集容器要加盖或定期清理。
4.家中盆景、种养水生植物的容器需5—7天换水1次,换水过程中要冲洗植物根部和容器内壁,防止蚊幼虫孳生。
5.轮胎要整齐存放于室内或避雨的场所,如要堆放在室外,要用防雨布严密遮盖,不积雨水。
6.公园、学校、园林景点、单位等环境中的树洞、竹筒、石窝等要用灰沙堵塞或其他措施使其不积水。
7.各单位定期检查清除各类地下管井内积水,如无法清除时,定期施放灭蚊幼剂;各类建筑物的屋顶要定期疏通清淤避免积水。(据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