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丰元年(1851),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席卷半个中国。清政府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的巨额军费,加紧对人民的搜刮,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清咸丰九年(1859)七月,云南昭通农民李永和、蓝朝鼎等在家乡聚众起义。十月,他们率起义军由滇入川,以“打富济贫、除暴安良”为号召,深得四川人民的拥护,人民纷纷加入起义队伍,起义军迅速发展。随后起义军攻占犍(为)乐(山)盐场,围攻雅州(今雅安)、绵州(今绵阳),在川南地区和涪州鹤游坪建立根据地。义军驰骋于四川数十州县,扩充至30万人,巨大的声势震惊了清政府。
清咸丰十年(1860)十月,清政府急调湖南巡抚骆秉璋督理四川军务,率领湘军入川镇压起义军。清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义军何国梁部围攻顺庆府(今南充市)多日未果,转由李渡攻入定远县烈面溪一带。五月初,兵分三路攻打定远县城。六日,起义军联营十里,从西南两面攻城。并从清滩嘴强渡河东,意绝东北二路,将县城四面围困,五昼夜不克。
定远县令李承保告急请援,八日,楚军营统帅黄淳熙奉令,率3000楚军从顺庆兼程疾进救援,十一日辰赶至定远。起义军踞山梁,营垒甚密,淳熙兵分三路,依托西山,从西北进击,奋力夺梁。城中举人范元音等率地方军杀出,两翼夹击,义军溃败。黄淳熙率军追剿十里至南门坝,大军逼至江边,死者众多,江水尽赤,逃者淹死,何国梁投江而死。余下人员向合川方向撤退。五月十三日,黄淳熙追到清平乡时,起义军已进入合州境内。因黄淳熙要去救援绵州,想不到起义军也往这个方向跑,他十分高兴,穷追不舍。直到十四日晚,抵达万古场(今合川境内)宿营。这时起义军已进入燕子窝(今合川燕窝镇)设下埋伏。
十五日,湘军五更造饭,摸黑前进,待到燕子窝时,天已大明,只见农民在田间薅草锄地,不见起义军踪影。此处山峰险峻,悬崖绝壁,沟深凹槽,极目难尽。中间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迂回曲折。黄淳熙正在惊疑之际,起义军骤起,原来农民都是起义军,纷纷弃锄舞刀,栓牛使矛,从四面八方杀来,喊声震天。湘军冲不出去,退不回来,处境不利,死伤惨重。黄淳熙的战马惊慌,纵入稻田,拔不出来。他更是惊恐不已,下马迎战,左右皆被刺死,他负伤倒地被擒。后,在二郎乡的大坝子里,起义军公审黄淳熙。黄淳熙说,“我堂堂太守,岂能向贼下跪”,起义军大怒,斩杀了黄淳熙。黄淳熙死后,清廷命在合州、定远建黄公祠以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