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山起义

发布日期:2025-02-20 15:21 来源: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不顾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发动了全面内战,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还击,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为扰乱敌人后方,牵制国民党兵力,配合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中共中央多次发出指示,要求国民党统治区内的党组织创造条件发动武装斗争。1946年11月,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共四川省委拟制的“西南武装斗争总计划”。1947年10月,中共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在重庆成立,王璞任书记,统一领导上、下川东和川南、重庆的工作,着手准备华蓥山武装斗争。年底,王璞到广安成立中共上川东地工委,王璞任书记,曾霖、骆安靖为委员。至1948年上半年,中共上川东地工委建立起10个工委,发展党员1000余名,组建起近5000人的秘密武装,发展秘密农会会员3万多人。

1948年4月,中共重庆市委创办的《挺进报》发行机关被伪装进步的特务打入,破坏了重庆市委。该事件后,重庆党组织遭受重大损失,波及上、下川东地区及上海等地的党组织,华蓥山地区大批党员和进步人士接连被捕,并牵连到许多无辜百姓。7月初,中共上川东工委委员骆安靖被捕叛变后,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连续被捕,情况十分危急。7月上旬,为应对不断恶化的局势,争取斗争主动权,王璞在岳池县罗渡乡伍俊儒(中共地下党员)家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王璞任政委,曾霖负责军事,以各工委武装力量为支队,组建起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联合华蓥山周围几县提前发动武装起义。1948年8—9月,党的地下武装先后在华蓥山周边地区的广安县代市、观阁,武胜县三溪、真静、石盘,岳池县伏龙,合川县金子及渠县龙潭等地发动华蓥山起义。

起义首先在党员力量强、群众基础好的广安代市、观阁举行。代市、观阁总队属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第五支队,由杨玉枢任支队司令员。原定8月12日两总队同时起义,由于代市特支书记丰炜光被捕,13日,代市总队长谈剑啸将队伍转移到广安邻水交界的打锣湾,准备与观阁起义部队会合。14日,起义部队遭敌袭击,战斗中,毙伤敌警察数人,队伍突围到桂兴山上。杨玉枢带领观阁起义队伍于8月12日向华蓥山进发,准备中途与代市大队会师。16日,队伍到达桂兴乡丁家山宿营,遭到大竹专署保警队的袭击,剩下的40余名队员,在陈尧楷、向杰栋的带领下,转移到大竹张家场。

8月17日,上川东第八工委在武胜县三溪乡发动起义,经过激战,起义队伍不支,上观音岩,撤到报国寺,数名队员被捕,起义失败。此后,蔡衣渠、蒋可然、曹文翰等分别带领唐君祥、邓良臣等20多名队员在岳池石龙、三元寨等地参加陈伯纯、王屏藩等领导的第三、第四支队的起义战斗行列。

8月22日,第七工委打响岳池伏龙起义。由伏龙乡乡长张蜀骏任司令员,杨奚勤任政委,300多起义队员集中在伏龙街上举行誓师大会。28日,“内政部”第二警察总队200多人连同乡保武装,将起义队伍团团围住,在连续4小时的反复冲杀中,起义队伍被截为数段,政委杨奚勤阵亡。为缩小目标,决定分两路,约定在合川古城乡会合。

8月25日,由陈伯纯任司令、王璞兼任政委的第四支队在合川金子乡、武胜真静乡同时起义。他们袭击了乡公所,开仓济贫。28日,转战武胜石盘乡大龙山,与第三支队司令员王屏藩带领的80余人汇合。30日晚,宿营岳池县清溪乡黄花岭。31日拂晓,敌向我四面合围,战斗从天亮直到傍晚,除一人牺牲外,大获全胜。由于敌援军赶到,起义部队撤出战场,向四方寨转移。9月2日,在岳池三元寨,和蔡衣渠、蒋可然带领的第八支队会师。9月3日,由内二警、省保安团及县警察中队、自卫队2000多人组成“剿匪”联合大军,围攻在三元寨的王璞队伍,战斗持续了两天。9月4日深夜,起义队伍分两队向外线转移。前队登上木瓜寨。武胜、岳池两县警察、乡丁500多人,向木瓜寨发起攻击。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才渐趋缓和。王璞和一些干部商讨作战方案时,不料一名队员擦枪走火,王璞中弹后牺牲。起义队员50余人,沿木瓜寨后山,各自分散隐蔽。

9月20日夜,在渠县龙潭爆发了最后一次起义。这次起义,由第六工委领导,李家庆任司令,范硕默任政委,支队下辖3个中队,2个独立分队,有战士500余人。是夜,起义队伍准备夜袭宿营丁家院子的大竹专署保警大队,不料反遭敌伏击,只剩下200余人,司令部决定,立刻埋好枪支,分散隐蔽。

武装起义的枪声震惊了国民党政府,蒋介石当即批准四川省增列6个保安团的编制和经费,并调集近10万正规军和警察部队,进驻华蓥山区“围剿”起义队伍。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和残酷镇压,起义勇士们在华蓥山区和渠江、嘉陵江两岸的广大地区与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华蓥山起义牵制了国民党用于扩大内战的正规军,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在华蓥山起义里,王璞、杨奚勤、杨玉枢、袁念之、丁鹏武、左国政等400余名优秀干部和革命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邓惠中、刘石泉、丁鹏武、左国政、唐建余、夏惠禄等被关押并牺牲在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光辉的华蓥山壮歌,凝结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