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根治欠薪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强化责任担当,将“根治欠薪”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创新工作方式,多措并举开展“春暖农民工”“夏季行动”“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等系列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持续巩固根治欠薪成果,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023年,全市共受理农民工讨薪维权案件545件,为农民工讨回欠薪、挽回经济损失860.88万元。
当好法治宣传“尖刀兵”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协同住建、人社、公安、总工会等相关部门在执法、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强宣传重引导。
同时,还以县级司法行政部门为主,以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为重点,整合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公证员、司法鉴定人等法律服务资源,组建普法团队,以建设工程领域、制造业、餐饮住宿、物流快递等易发生拖欠工资问题的行业为重点,深入建筑工地、项目现场、产业园区、车站、街头等,通过举办法治讲座、以案释法、免费咨询等方式,广泛宣讲中、省、市根治农民工欠薪的决策部署,重点解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劳动合同法》《法律援助法》等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农民工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和程序等。2023年,共开展法治宣传220场次,发放法治宣传读本和法治产品3.98万余份,进一步增强了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
当好矛盾纠纷“侦察兵”
我市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农民工欠薪矛盾纠纷中速度快、隐患小、执行好的优势,以成都大运会安保维稳专项行动和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专项活动为抓手,严格落实村(社区)和乡镇(街道)每半月、县(市、区)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的工作机制,组织法律服务人员,联合当地人社部门,对企业劳务用工情况、劳动合同签订、劳动争议处置、工伤事故赔偿、工资支付等方面开展拉网式排查。
此外,还依托企业、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对工程建设、文化旅游、房产物业等重点领域进行专项排查,通过“法律专家门诊”“企业法治体检”“大律师面对面”等服务载体,对走访排查中发现的欠薪隐患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法律解决方案,坚持抓早抓小、应调尽调,依法及时化解,做到矛盾纠纷“零积压”,引导当事人采用和解、调解方式化解欠薪纠纷128起。
当好法律援助“勤务兵”
我市还通过搭建“实体+热线+网络”全覆盖的法律援助体系,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在全市范围内法律援助中心(站)开通农民工欠薪维权“绿色通道”,设专窗常态化受理农民工法律服务申请,对欠薪农民工一律免于审查经济困难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全面推进零障碍申请、零缝隙审批、零等待指派、零距离援助的“四零”法律援助服务,做好“一站式”服务;12348服务热线实行7×24小时服务,保障农民工欠薪案件第一时间接听、第一时间处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无缝对接“12348四川法网”,村(社区)法律顾问建立1000余个工作微信群和QQ群,及时提供咨询服务,让农民工举手能及、扫码能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法律服务。(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