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国家建设的“火车头”,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武胜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城市提质行动,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加强城市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每一条街巷、每一个时段,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老居民”享受“新生活”
71号小区位于武胜县城真静街,建于2000年,小区内基础设施老化,加上长期存在私拉乱接现象,导致小区脏乱差问题严重,居民生活环境很不舒心。
“这个地方的水管经常破裂,加上排水沟是阳沟,有很多杂草树木和蚊虫,环境很不好,期待改造好我们的居住环境。”前不久,真静街71号小区居民尹一农说。
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通过充分收集居民意见建议,11月初,武胜县正式启动真静街71号小区改造项目。连日来,在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对污水管道、绿化带等进行了施工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的主要内容是增设摄像头、门禁、道闸等安防系统,对绿化和管网进行改造,增设停车位、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充电桩以及健身设施等。”武胜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刘祥介绍说。
进行改造的不仅真静街71号小区,在沿口镇政府家属院,改造完成了排水管道、绿化带和停车位,还将修建一座小区公园供居民休闲娱乐。
“现在我们小区漂亮多了,不仅道路平整,还增设了停车位,增加了公示栏和画报,我们很满意。”小区居民罗洪文说。
据了解,武胜县从2020年开始,已累计启动196个老旧小区改造,完工87个,正在改造52个,剩余57个正在有序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暖心工程,事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不断推进,不少小区焕发出新活力,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关掉生鲜“美颜灯”
共同守护食品安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将于12月1日起生效,其中明确指出,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连日来,在武胜县城南市场,该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针对“生鲜灯”误导消费者的问题进行逐个摊位排查。同时,以边排查、边宣传、边整改的方式,积极开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施行前的过渡引导工作,提醒经营户停用、更换现有的“生鲜灯”。
据了解,“生鲜灯”是一种冷光源照明灯具,它的照射能显著美化食物色泽和“新鲜度”,可能会在消费者选购生鲜商品时造成一定误导。近日,武胜县市场监管局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生鲜灯”专项整治行动,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给广大消费者营造安心的食用农产品消费环境。
此次行动,该局累计排查农贸市场、卤味店和水果蔬菜店等经营户20余家,发现不合格照明灯具30余个,执法人员已督促经营者更换拆除。在12月1日以后,如发现商户仍继续使用“生鲜灯”等照明设施误导消费者,该局将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将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对农贸市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巩固整治成效,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让广大消费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武胜县市场监管局沿口城南市场监管所所长王亮说。
站好“护学岗”
守好平安路
武胜民族小学校位于县城人民南路中段,车流量较大。每天下午5点过,校门外都会聚集不少接孩子放学的家长。而武胜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的执勤民警也在现场,引导广大师生及家长安全通行,提醒学生家长按照指定位置有序停放车辆,指挥过往车辆减速避让学生,确保广大师生及家长出行安全。
“我们根据秋冬季上下学时间,建立动态科学的勤务制度,发挥好早中晚‘护学岗’作用,安排专人在学校门口及附近路段执勤,疏导指挥接送学生的家长及过往车辆有序通行,确保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安全畅通。”武胜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警务人员夏超说。
同时,针对县城各学校周边车流量大、车辆违法现象突出等问题,武胜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还科学部署警力,加大巡逻频次,提高见警率,严防长时间大面积交通拥堵。
交通文明是展现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而校园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幸福安宁。武胜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每天安排“护学岗”专人20余人次,着力给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道路通行环境,不仅切实筑牢了交通安全防线,也让交通安全意识、文明交通习惯牢牢根植在学生心中。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校园‘护学岗’建设,织密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网,维护学生上下学‘最后一公里’,全面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师生安全保驾护航。”武胜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警务人员矫庆宇说。(武胜融媒 谭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