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传氛围“浓”。组织人员将垃圾桶全部发放和布置到位,利用村村通、微信群、短信等方式传播以“谁产生、谁付费”为原则的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并通过院坝会、入户走访面对面宣传生活垃圾收费的意义。截至目前,发送短信2000余条,转发信息3000余则,召开院坝会30余次。
二、制度标准“明”。通过召开村(居)民代表大会的方式,征集村(居)民意见,因地制宜制定14类不同征收对象的收费标准,健全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将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纳入村规民约,并对低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等特殊家庭予以关怀,按收费标准减半征收。
三、资金管理“好”。严格按照财经纪律,由各村(社区)出具观音桥镇财政所印章的收据代收生活垃圾处理费,并将所收费用全额上交镇财政所。秉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专款专用,定期在村(社区)公示栏公布收取明细和支出明细,以自查+群众监督的方式规范运行农村生活垃圾收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