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某超市内选好蔬菜后排队结账。
村民在将采摘的豌豆尖打包装车。广安日报记者 杨雪莲 摄
“白萝卜售价2元/斤、花菜4元/斤……”11月20日,市民张妮去小区附近的菜市场逛了一圈,明显感到菜价降低了,“一个多月前,白萝卜的价格是3元/斤、花菜5.5元/斤。”
记者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计的《广安市10月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监测动态》了解到,近期丝瓜、黄瓜、菠菜等价格降幅近30%,茄子、冬瓜等蔬菜价格略上涨10%左右。
蔬菜价格波动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未来走势又如何?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市场:菜价同比9月有小幅下降
“黄瓜价格从4.5元/斤降到3元/斤,花菜价格从5.5元/斤降到4元/斤,韭菜、莲藕、青椒等蔬菜价格都平均降了1元到2元。”11月21日早上7点,市民梁丽来到广安区万盛街道溪西农贸市场,发现蔬菜价格比9月份降低了一些,“前段时间,蔬菜价格较高,现在降下来了。”
市民邓弈对菜价很留心,他在科贸市场转了一圈,购买了西红柿、黄瓜、豌豆尖、菠菜。“这一篮子菜,加起来才50多块钱,我特意对比了一下,9月份买这一篮子菜,起码要花80元。”邓弈说。
在位于滨河路的一家超市蔬菜区域,白菜、黄瓜、西红柿等常见蔬菜被摆放得整整齐齐,各种蔬菜均明码标价——“红萝卜2.98元/斤,黄瓜2.98元/斤,卷心菜1.79元/斤,蒜苗5.98元/斤,菠菜2.99元/斤,木耳菜3.58元/斤,油麦菜2.79元/斤……”市民在蔬菜区域仔细挑选着心仪的蔬菜。
据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近期正是蔬菜上市旺季,本地蔬菜品种繁多,供应充足,所以零售价格总体下降了5%至10%左右。
“蔬菜的价格降了,销量上升了。”该工作人员说,“以小白菜为例,在9月份,小白菜每天只能卖60多斤,现在每天能卖100多斤。”
通过市场调查,记者还发现精瘦肉、肋条肉、带皮后腿肉零售均价分别为17.62元/斤、14.82元/斤、14.64元/斤,环比分别下降5.42%、8.12%、3.24%。鸡肉零售均价11.70元/斤,环比下降4.33%、同比下降8.45%。此外,草鱼、花鲢、鲫鱼等水产品价格也有小幅下降。
今年9月,我市菜价普遍上涨,消费者一时不太适应。如今,菜价逐渐回归正常,居民的“菜篮子”重新变得丰盛起来。
原因:本地蔬菜大量上市且天气利好
菜价下跌是何原因?
据市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王丽娜分析,主要是得益于我市本地种植的蔬菜大量上市和近期天气利好。
“现在本地蔬菜供应占比逐步增加,而且将越来越重。”王丽娜说,我市当前蔬菜在田面积40万亩,主要有白菜、结球甘蓝、花椰菜、萝卜、莴苣、芥菜、菠菜等品种。
“因今年夏季干旱原因,我市秋季蔬菜播种时间晚,大部分在10月才开始播种,造成蔬菜换茬期间(9至10月),蔬菜供应不充分,蔬菜价格偏高。近期,随着我市10月播种的速生叶菜类,如豌豆尖、小白菜、菠菜等蔬菜上市,蔬菜价格就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王丽娜表示。
目前,在我市不少商超的蔬菜柜台前,“本地供应”的标签随处可见。“邻水、武胜、岳池等地种植的豌豆尖、菠菜、小白菜都已上市,本地货源充足。”位于吾悦广场内的某超市负责人说,近期,本土蔬菜在该超市采购中的占比已超过65%,“而且还在快速增加,并将持续一段时间。”
除本地蔬菜大量上市外,天气因素也是其中之一。气象部门数据显示,10月广安平均气温15℃至21℃,较常年同期偏高,雨水近期也较多。10月是冬春蔬菜生长的关键期,偏高的气温和较多的雨水,为蔬菜快速生长和产量提高打下了基础。
“对蔬菜生产来说,这样的天气比较有利。”王丽娜说。
据分析,今冬明春我市蔬菜产量稳中有升,蔬菜产量供应充足。预计2024年全年,我市蔬菜播种面积120万亩,同比增长5.26%;蔬菜产量305万吨,同比增长3.39%。2024年下半年,我市播种秋冬蔬菜面积68万亩,同比增加9%,产量165万吨,同比增加4.4%。
未来:菜价还将进一步下降至与往年持平
对比今年9月,我市蔬菜价格虽然有所降低,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整体菜价仍处于高位。
“受夏末秋初持续高温影响,今年我市冬春蔬菜播栽时间普遍后延20天左右。因此,今年冬春蔬菜大面积上市也可能延后至12月初,较往年晚3周左右。”王丽娜说。
王丽娜分析,随着我市种植的白菜、萝卜、甘蓝等蔬菜大量上市,蔬菜价格可能会迎来进一步的下降,直至恢复到以往年份的正常水平。
蔬菜价格下跌,是否会影响种植户的信心?
“就目前情况来看,菜价回落不会影响生产业主种植的积极性,但业主可能会根据市场的行情、价格,调整种植的蔬菜品种。”王丽娜说。
挖沟起垄、薄施底肥、埋根培土……11月21日,邻水县丰禾镇容创好蔬菜生态农场,10多位村民抢抓晴好天气,正忙着进行折耳根栽培。
“这是我们今年新引进的折耳根产业,目前已栽培折耳根15亩,余下3亩预计在2天之内完成。”该农场业主张培洪说。
该农场位于邻水县丰禾镇高礅河蔬菜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占地300多亩。以前,农场主要种植萝卜、榨菜、甜糯玉米、豌豆尖等生长期短、种植简易、方便管理的应季蔬菜,但面对传统蔬菜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市场价格的变化,今年下半年,该农场在农业部门指导下,因地制宜发展早期蔬菜品种,适时引种折耳根等经济效益高、市场销路广的蔬菜品种,促进蔬菜供给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折耳根按食用方式不同,分为红芽、青根子,第一批折耳根将在明年6月上市。”张培洪说,通过与重庆、成都等周边城市的酒店、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对接,按照每亩产出3000斤红芽、每斤市场价8至12元计算,每亩产值将达2万元以上。
调整蔬菜种植结构,指导农户走差异化发展路子,既丰富了群众“菜篮子”,又确保了菜农增收。“我市将进一步引导业主做好秋冬蔬菜田间水肥管理,提高蔬菜产量;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高蔬菜品质。”王丽娜说。(邻水融媒 张天文 广安日报记者 卢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