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有了专属“美食城”

发布日期:2025-07-08 09:11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近年来,华蓥市聚焦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积极探索“公益定位、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模式,让老年食堂不仅成为老年人的“幸福食堂”,更成为温暖人心的“康养港湾”。

老年食堂正成为华蓥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合理布局

延伸服务触角

一个个老年食堂建成投用、一餐餐饭菜飘出诱人香味,是华蓥市托起老人幸福“食”光、优化养老服务的生动体现。2024年,华蓥市积极探索“1+N+N”模式,新建1个中央厨房、5个老年食堂、1个社区食堂,进一步完善了华蓥市养老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已运营老年食堂10个,日均上百余人次用餐,服务触角从城市延伸到农村,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在高兴镇高坪村,老年食堂的建成解决了村里百余名老人的就餐难题。食堂不仅提供午餐和晚餐,还配备了空调、电风扇等设施,为老人提供舒适的就餐环境。在禄市镇姚家塝村老年食堂,老人们每天只需花费3元钱,就能享用到三菜一汤的营养午餐。

升级服务

满足多元需求

华蓥市的老年食堂不仅注重“吃得饱”,更追求“吃得好”。各食堂根据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制定菜谱,坚持少油、少盐、易消化的原则,确保营养均衡。同时,食堂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迎宾路社区食堂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特殊群体提供就餐补贴,老年人可根据套餐享受2元至5元不等的优惠。

华蓥市还推出了“老年食堂+”模式。食堂不仅提供餐饮服务,还在非就餐时间开展棋牌、阅读、电视网络等公益娱乐活动,让老年食堂成为老年人的“生活乐园”。

“吃完饭后就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娱乐,这样的生活过得很舒心。”华蓥市天池镇伍家坳村民李勇说。

此外,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部分老年食堂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打通了老年人助餐服务的“最后一米”。

严格监管

确保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是老年食堂的生命线。近期,华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民政局召开行政约谈暨食品安全培训会,对该市26家养老机构和村(社区)老年食堂的食品安全负责人进行培训。会上,监管部门详细通报了近期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要求各食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食品加工操作流程。

在强化培训与监管的基础上,华蓥市更以科技赋能筑牢老年食堂食品安全防线,建立老年助餐服务信息系统,对食堂的操作间、库房、配餐间等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互联网+明厨亮灶”让食品看得见、摸得着,确保老年人吃得放心。

老年食堂建设只是华蓥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接下来,华蓥市将继续完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继续探索更多创新模式——如“中央厨房+若干助餐点”“老年食堂+社区治理”“老年食堂+志愿服务”等,让老年食堂成为“幸福圈”的核心支点。

正如华蓥市民政局副局长张龙继所言:“老年食堂不仅是一顿饭的问题,更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体现。”在华蓥,老年食堂正以“食”为媒,传递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城市温度。(华蓥融媒 杨婷)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