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威龙苑小区。
“以前外墙面容易掉落,地上积了一层碎渣,下雨天楼道还漏水。现在改造后,环境大变样,住着踏实!”7月29日,邻水县鼎屏镇威龙苑小区,居民张大爷边说边展示手机里的“对比图”——照片里坑洼的地面、杂乱的线缆,和眼前的整洁有序一比,谁看了都得说句“改得好”。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心,一头系着城市的发展,是群众看得见、用得上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邻水县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坚持科学施策,为每个小区“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全面改善居住环境,打造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优质生活空间,让居民幸福感“旧地升温”。
改造加速:从“住得闹心”到“住得舒心”
“师傅,这墙面再剔干净点,不然刮白容易出问题!”7月28日,位于鼎屏镇的县政府家属院改造现场,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白宇航正指挥工人作业。从7月18日进场以来,施工队争分夺秒推进楼道墙体剔除、地面破碎等前期工作,为后续施工筑牢基础。
建于1996年的县政府家属院,现有住户80余户。历经近30年风雨,房屋老化、管道堵塞、公共设施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今年,该小区被列入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名单,改造内容涵盖雨污管网更新、地面平整、强弱电线路整理等。
“除了基础改造,我们还计划补植树木花卉,打造层次分明的绿化景观,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白宇航介绍着后续规划。居民李亮看着忙碌的施工现场,难掩期待:“之前打算搬走,现在天天都能看到新变化,决定就在这里养老了!”
从“忧居”到“优居”,老旧小区改的是环境,暖的是民心。长期以来,邻水县在推进这项民生工程时,始终倾听民声、响应民意,让焕新后的小区既留住烟火气,更变身“幸福里”。
小区变样:“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与县政府家属院的繁忙施工不同,威龙苑小区已进入改造收尾阶段。走进小区,平坦的沥青道路、整齐的停车位、洁净的公共空间,处处透着新气象,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另一番模样。
“小区已完成地下雨污分流、地面硬化黑化、楼道修复、绿化带改造等‘四治六改’内容,改造进度达90%。”邻水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甲方代表范毅介绍,目前仅剩几处绿植待补种,“考虑到近期气温较高,栽种花草树木存活率低,计划10月后补种红叶李、红叶石楠、桂花等,既保证成活率,也让小区四季有景。”
随着改造工程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实现“华丽转身”:不仅补齐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短板,改善了城乡面貌,更让“老居民”享受到了“新生活”。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老旧小区改造仍是民生工程的重要一环。”邻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第五批老旧小区改造涉及44个小区,目前已完成26个,其余正在加速推进。
接下来,邻水县将持续聚焦群众关切,精准施策、多点发力,让更多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让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在“家门口”不断提升。(邻水融媒 李勇 广安日报记者 刘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