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打造指尖上的“阳光村务”

发布日期:2023-06-20 08:46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6月18日晚,华蓥市禄市镇凉水井村村民刘远贵打开电视,熟练地使用清风华蓥“阳光三务”平台,浏览5月份村里的农村低保台账明细。

“153户低保户,谁领多少,什么时候领的,电视上都看得明明白白。”刘远贵说,村里一般在每个月中旬,就会将上个月的财务收支、惠民补贴等内容在电视上进行公开。在电视上查看党务、村务、财务内容,也逐渐成为刘远贵的习惯。

从2022年开始,华蓥市着眼于有效联系群众,有效服务群众,有效凝聚群众,着力在村务公开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下功夫,在107个村(社区)全覆盖推广使用清风华蓥“阳光三务”平台,将村级党务、村务、财务等事项从传统的墙上公开栏,搬到电视上,让村级“三务”全领域、全方位、全透明公开。

全领域覆盖

给小微权力套上“紧箍咒”

过去,村级“三务”怎么公开、公开什么、公开到什么程度,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较为随意,村民们一知半解,执行上就打了折扣。村务公开“入网”“进屏”后,华蓥市委组织部、市纪委监委等部门,全面梳理公开事项,涉及党务、村务、财务三方面内容,明确要求各村(社区)全领域公开政策法规、办事指南、通知公告以及“三资”管理、各类补助、低保办理、公共服务等内容,按照“应公开、尽公开”要求予以公开。

村级“三务公开”“入网”“进屏”后,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各级政策和村级事务的知晓率,切实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全透明公开

向群众交上一本“明白账”

“每个月社区支出的水电费、各项补贴,我们都会一一公开。”天池镇华光社区党委书记雷兴立说,通过电视或手机,社区村务公开情况一览无遗。小到一两元一盒的订书钉等办公用品购买,大到数万元的工程款,村里的每笔支出都看得清清楚楚。

华蓥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清风华蓥“阳光三务”平台,主要分为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模块。其中,党务公开栏目包含村(社区)党组织概况、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内容;村务公开栏目包含村(居)委会成员基本情况、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等;财务公开栏目包含村(社区)年度财务计划及各项收入、支出情况,每月财务收支明细表,村(社区)“三资”处置情况等内容。

按照“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原则,华蓥市要求各村(社区)主动把群众关注度最高、利益关系最密切的信息彻底公开。禄市镇凉水井村村民唐登高感慨:“现在我们在家就可以看到村里的每一项收支,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全方位创新

在基层末梢开通“便捷通道”

村级“三务公开”搬进电视和网络后,华蓥市还全面推广运用“银村直联”村级“三资”监管平台。目前,华蓥市“三资”管理信息平台已全覆盖应用到村(社区),实现资金、资产和资源数据的实时传递、实时查询和实时监控,深入推进“三资”股份量化,华蓥市村级“三资”量化到户97764户,量化资产总额1.45亿元。

据了解,为深化拓展村级“三务公开”信息平台功能,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效能,华蓥市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通过入户走访等,宣传“三务公开”政策、乡村振兴措施等,及时收集村情民意,解决百姓诉求,确保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从“上墙”到“入网”“进屏”,如今,华蓥市正一步步实现平台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实现“三务公开”的创新升级,夯实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群众基础,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周雄 李东阁 华蓥融媒 游青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