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变清了,水压正常了,现在喝水方便多了。”近日,石垭镇居民唐永忠打开家中两个水龙头,两股水哗哗流下,水量足、水压稳。看着干净清澈的自来水,唐永忠的喜悦之情不禁溢于言表。
小小一滴水,关乎大民生。石垭镇居民饮用水问题的解决,是岳池县实施全域供水工程的一个缩影。
“供水既要保量又要保质,这是攻坚战,更是保卫战,是确保百姓今后一直喝上放心水的关键所在。”岳池县水务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该县正深入推进乡村水务试点建设,依托县域内“两江四库”优质水源,创新建立市场与政府合力、建设与管理统筹、制水与供水协作、城市与农村融合“四次二元”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目前,岳池县农村供水工程可实现日制水6.8万立方米,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人口近30万人。
一边供水一边还水
城乡共饮嘉陵江水
近日,岳池兴蓉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嘉陵江净水厂内,工人按照月度计划对沉淀池等设备进行冲洗检查。该水厂的水源地为嘉陵江,一期可日制水8万立方米。
嘉陵江净水厂是广安市岳池县嘉陵江水源供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供水工程包括取水泵站、预处理厂、加压泵站、净水厂、输水管线及附属工程等,输水管线途经镇裕、坪滩、龙孔、白庙、新场、九龙、朝阳等乡镇(街道),在浅丘、耕地、堰塘、河道等地形地貌中一路穿越30公里,直达岳池县城。
“全县境内有4个厂站,通过逐级增加水压,向城区和部分乡镇供水。”岳池兴蓉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肖刚介绍,“供水管道是全封闭式的,主要通过自动化手段和工人巡检的方式维护管网安全。今年还根据新实施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提升了饮水制备工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安市岳池县嘉陵江水源供水工程管网延伸工程正在加快建设,目前已铺设9千米供水管道,预计今年7月完工。该工程设计从嘉陵江净水厂清水池取水,可提供日供水规模2万立方米。
四川省岳池水利水电开发实业公司负责人余文介绍,该项目建成后,九龙、朝阳、白庙、新场、石垭、普安、乔家、齐福8个乡镇(街道)居民将喝上嘉陵江水。
岳池县每天向嘉陵江“借”水的同时,也将更多的水“归还”给嘉陵江,维护了嘉陵江水资源的动态平衡。
“这是民生工程,也是环保工程。”岳池县水务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如今主要饮用嘉陵江水,之前承担供水的响水滩水库每天可开闸向长滩寺河生态补水6万立方米,促进河道生态修复,并在武胜县中心镇流入嘉陵江。而每天向嘉陵江“借”的水,有一部分也在经历生产、生活环节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进长滩寺河,最后“还”给嘉陵江。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岳池县将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在水利部公布的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上,岳池榜上有名。
促建设搭平台
乡村水务再上台阶
“自从通了自来水,我们就没从井里打过水了。”近日,家住酉溪镇双龙寨村的李素英一边接水淘菜,一边告诉记者,让她满意的还有水厂的服务,“只需要一个电话,水厂的工作人员就来解决问题了。”
酉溪镇的自来水来自大高滩水厂——它解决了岳池农村大部分地区居民的用水问题。大高滩水厂可日供水2万立方米,巩固提升了酉溪、西板、龙孔、坪滩、镇裕、同兴6个乡镇139个村2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保障能力。
“近年来,大高滩水厂通过科学调度、供水提质、节水宣传等措施,保障居民饮水安全。”水厂负责人刘安平介绍,未来该水厂还将扩能提质,让日供水规模增至4万立方米,倾力打造农村供水全国规范化水厂。
目前,广安市岳池县渠江(高峰)供水工程已铺设供水主管道8千米,厂区、供水主管等6个点位同步施工,预计2025年底完工。该工程取水于渠江,与广安市岳池县嘉陵江水源供水工程管网延伸工程相连,实现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后可日供水7万立方米,覆盖罗渡、中和、齐福、普安等8个乡镇,受益居民近30万。
当前,岳池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已步入快节奏。依托嘉陵江、渠江、大高滩、回龙、青鱼塘、一碗水等“两江四库”优质水源,岳池县加快扩能提质6处规模化供水工程,建成2处日供水5万立方米以上的规模化供水工程,形成覆盖全域的水网体系,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到2025年,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规模化供水率达92%。
该县还通过积极探索搭建智慧水务平台,提升供水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利用饮用水水源地智能巡查、厂区智能监控、运行数据远传、净化消毒及自动加药系统,仪表在线监测、用水诉求平台等载体,保障供水工程长效稳定运行。同时,岳池常态化进行农村饮用水政策宣传,逐乡逐村确认监督服务电话公布情况,畅通群众反馈渠道,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岳池县水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该县将围绕重点水务工作,聚焦优质高效,加快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辐射带动农业灌溉、水库及其渠道、水美新村等板块同频共振。(邓云 岳池融媒 沈巾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