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文明如潮,弦歌浩荡。回眸过去,华蓥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广安市委、华蓥市委部署要求,聚焦主题主线,围绕中心大局,守正创新、奔跑实干,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华蓥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文化条件。
高举思想之旗
真理之光照耀奋进征程
“我们四人走上台,锣儿鼓儿敲起来,党的二十大精神放光彩……”近日,阳和镇观城村松树湾农家院坝里不时传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华蓥山歌”基层理论宣讲团第五场宣讲活动在此举行,宣讲团成员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为群众带去了一场别样的沉浸式学习体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近年来,华蓥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积极引导全市上下深学细悟笃行,凝聚党心民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华蓥市坚持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制度,先后邀请红岩联线理论专家和省、广安市领导开展专题辅导,示范带动各级党组织把党的创新理论学懂弄通做实;打造以“华蓥山歌”为核心的“1+N”矩阵式宣讲品牌,举办首届基层理论宣讲大赛,组建“蓥宣锋”“蓥火虫”等20余支基层宣讲队伍,创新推出金钱板、三句半等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生动鲜活地送到群众身边。
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春风化雨般的理论宣讲、聚焦重点的理论研究,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蓥城大地落地生根……
汇聚奋进之力
蓥城故事奏响时代强音
《高塝田变“粮仓”》《小石头撬动大产业》《茶香悠悠时光漫漫》《乡村“微车间”圆就业梦》……一件件新闻作品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刊播,充分报道华蓥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举措、成果成效,让主旋律成为聚民心的正能量。
根植华蓥本土、把握时代脉搏、奏响奋进强音,是华蓥新闻人的重要历史责任。近年来,中、省、广安市主流媒体刊播华蓥有关稿件超1万条次。通过构建“微、抖、报、台、端”全媒体传播矩阵,一个个精心策划的专栏专题、一组组精准聚焦的重头报道,正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舆论。
华蓥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全力统筹内宣外宣、网上网下,大力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社会凝聚力向心力极大提升。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党的二十大、庆祝建党100周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主题宣传,充分展示华蓥在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中的担当作为。
伴随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大幅提升,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更加充沛,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更加牢固。
培塑文化之魂
新时代文化事业生机盎然
“我觉得华蓥的文化底蕴非常浓厚,特别是‘华蓥山滑竿抬幺妹’这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享誉国内外,每年华蓥山旅游文化节开幕,我都会带着孩子来华蓥旅游,在享受美景美食的同时,让孩子感受一下华蓥的独特文化内涵。”近日,在华蓥山旅游区游玩的重庆游客李晴说。
近年来,华蓥市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以文惠民、以文兴城,璀璨的文化之光照亮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化地标靓新城。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符号,建成三线记忆、宋韵大道等主题文化公园(广场),凉水井村建成上川东地工委禄市特支活动地旧址等3个教学点并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力度加大,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新华日报》造纸厂遗址入选省级工业遗产名录。
文艺创作出新彩。建成省级刻字基地、文艺之家,成功创建为四川曲艺之乡,创作文化文艺精品400余件,《忠定柱国》获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三届国际微电影优秀奖,《幺妹情》获省“群星奖”,《三双破胶鞋》获省网络视听节目最佳作品奖,多件作品获省书画摄影精品展一、二等奖。
文旅融合开新局。凝练重塑“红岩故里·雄山华蓥”文旅IP,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第五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黑龙峡旅游景区被授予首批省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全域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禄市镇获评天府旅游名镇、省十大魅力乡镇,庆华镇获评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镇,永兴镇、阳和镇入选全省魅力乡镇100强,华蓥市委宣传部连续两年获全省“魅力乡镇”竞演优秀组织奖。
弘扬新风正气
文明风尚润泽蓥城大地
冬日的暖阳照耀大地,一群绘画爱好者在君兰天下生态文化园写生。“这些年,华蓥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市民素质、文明程度也提高了,我们就以作画来赞美家乡、歌颂时代。”绘画爱好者李平川说。
山水公园建在家门口、老旧小区增设停车位……这些看得见、摸得到的实事,让广大市民看到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实效;“大爷,请您注意脚下安全,我扶您过马路。”说一句暖心的话,做一件助人为乐的事,已成为蓥城市民的生活日常;化解矛盾纠纷的“言和堂”调解室、扶老携幼的“红马甲”志愿者、家庭环境卫生做得好的“积分换商品”活动在华蓥城乡不断涌现……
于细微处见文明,在点滴间树新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近年来,华蓥市致力打造“理响华蓥、德耀华蓥、文润华蓥、风新华蓥、情暖华蓥”文明实践品牌,注册志愿者4.6万名,成功获评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余兴贵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40余人获得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四川好人等荣誉称号,省级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让这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再次被文明点亮,从孩童到耄耋老人,文明因子融入了华蓥发展的血脉,文明种子播撒于蓥山儿女们的心中。
坚持创建为民,纵深推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长效化,以创建推进民生实事。截至目前,该市已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共16040户,涉及190余个小区、150万余平方米房屋,已完工130余个小区,累计完成投资2.23亿元,真正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奋进之椽书写时代答卷。站在新的起点,华蓥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夺旗争先、出新出彩,全面提升思想引领力、舆论影响力、文明塑造力、文化竞争力,奋力开创华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华蓥融媒 范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