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邻水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树立“大食物观”,着力构建邻水“31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持续擦亮农业大县金字招牌,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
2月28日,在袁市镇增产村万亩稻油轮作示范区项目建设现场,春季早稻育秧、整田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袁市镇增产村万亩稻油轮作示范区项目投资395万元,是邻水县打造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主要采取水稻和油菜轮番种植的方式,提高闲置农田利用效率,解决土地“无人耕、不好耕”的问题,现已集中连片发展粮油产业1.5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粮油产业2万余亩,真正鼓起了村民“钱袋子”。
“目前,万亩稻油轮作示范区建设项目田地调形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春耕备耕工作。”增产村党支部书记刘勤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对接种植大户,动员零星散户,引导大家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确保一地多产、一地多收,让“冬闲田”变“致富田”。
近年来,邻水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脐橙为主,葡萄、李子、枇杷、樱桃、柑橘为辅的精品六果特色产业,同时依托邻水县现代粮油服务中心,建设工厂化育秧中心等,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创新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
2月29日,在柑子镇渡槽村与岩屋村的3200余亩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建设现场,挖掘机正挥动着“长臂”进行表土剥离、田块整治、土方回填,施工人员正在对新修建的排灌渠进行砌砖、抹灰等作业,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有条不紊。
“项目是2023年邻水县高标准农田新建(转移支付)项目之一,从去年9月开工以来,全部采用了机械化作业,现在已完成总体进度的90%。”项目管理员何多闻说。
2023年邻水县高标准农田新建(转移支付)项目涉及柑子镇、观音桥镇、太和镇6个自然村,总投资3610万元。自2023年9月项目启动以来,施工队抢抓晴好天气,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效推进施工。截至目前,该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各类资金96173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72.01万亩,占耕地比重达77%以上。
邻水县袁市镇的万亩稻油轮作示范区项目建设和柑子镇渡槽村与岩屋村的3200余亩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建设只是邻水县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邻水县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聚焦粮油、蔬菜、生猪三大优势产业和邻水脐橙这一特色产业,挖掘资源优势,坚持错位发展,加快“两片三带五环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柑子镇成功申报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两河镇大桥村、柑子镇菜垭村和石滓镇大步口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其中菜垭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此外,该县成功创建现代农业园区14个,其中,省星级2个(脐橙、粮油)、市级4个、县级8个,初步形成了“一县一特”“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接下来,邻水县将在智慧农业本土化、科技创新产业化上下功夫,发挥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作用,形成集群效应,加速形成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邻水融媒 沈尔布 广安日报记者 王珂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