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奏响“春耕曲” 绘就好“丰”景

发布日期:2024-03-20 08:48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春分将至万物苏,东风含笑农耕忙。近段时间以来,武胜县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育苗、春耕、春管……一首首春耕进行曲正在奏响。

蚕桑春种春管忙

天气回暖,又到了桑树施肥的时期。近日,在猛山乡万民村,业主们趁着晴好天气忙着进行桑树管护工作。“锄土之后就开始施肥,预计一周时间就可以完成春管。”蚕桑业主曹雷说。

近年来,猛山乡培育出一批规模大、品质优、桑园连片成带的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实现了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蚕桑之乡”。为推动蚕桑产业提质升级,该乡积极探索春管模式,动员农户在桑园里撒石灰、翻土、喷洒石硫合剂等蚕桑用药,进一步提高桑叶产出率。

不止是猛山乡,连日来,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也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武胜县桑蚕主产地,开展春季桑园管理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升蚕区桑园标准化管理水平,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增加蚕农收入。

“春季施肥是全年桑树丰产稳产和蚕桑优质的关键环节。”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经理杨建林说,抓好春季施肥,桑叶才能长势好,让农民实现稳定增收。

为了确保桑树健康生长并提高产量,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还加大科技投入和科学施肥,根据季节和土壤类型,在树冠投影外缘或稍远处挖环状沟进行配方施肥,以生物有机肥为主,实行专门平衡施肥。

不仅如此,为提高蚕桑精细化管理水平,在现代蚕桑产业园建设过程中,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还按照每个单元30—50亩的标准进行分解,托管给一般农户经营,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和蚕具等相关物资,引领当地群众通过发展蚕桑产业增收致富。

“标准化、规范化的桑园为我们武胜安泰茧丝绸基地建设以及国际丝绸品牌打造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周边蚕农就业增收创造了条件。”杨建林说。

春播工作有序推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当下正是水稻育秧的好时节,3月13日,在清平镇会云村的田地里,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平秧田、撒秧苗、铺膜……大家抢抓农时翻整土地育秧苗,田野里一派勃勃生机与充满希望的景象。

“从3月1日起,我们村就开始育秧了。”会云村村主任谢绍华告诉记者,今年该村预计种植稻谷2000多亩,每亩产量可以达到1200斤。

同样,在乐善镇普兴村的育秧基地里,记者看到,村民们正在进行机插秧的育苗工作。

“我们利用育苗盘育秧,可以控制种子发芽的温度、湿度,也可以避免高温或低温对种子的伤害,促进秧苗生长,方便后面使用高速插秧机插秧,用插秧机可以有效提高插秧率,减少劳动成本。”乐善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高伟说。

除了育秧工作外,一些乡镇还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发展早熟玉米等农作物,提前抢占市场赢得发展先机。

近日,在双星乡朝阳村的玉米种植大棚里,早熟玉米苗绿意盎然,长势喜人。

“我们通过引进业主,发展了180亩早熟糯玉米。”朝阳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小林说,该品种的玉米错峰上市,销售价格每斤2元左右,深受市场青睐。其余时间还可以种植辣椒、茄子、番茄等蔬菜,让土地一年四季不空闲。

今年,武胜县积极引导种粮大户、农机专业户、农民合作社等,通过规模化、标准化集中培育农作物,稳定粮油、蔬菜等播种面积,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农资检查护航春耕

随着春耕备耕生产拉开序幕,农资产品也进入销售和使用旺季。为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连日来,武胜县农业农村局提前谋划、提前部署,抓好农资打假,扎实开展农资安全检查工作,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武胜县城迎春巷是销售农资产品的主要市场,3月13日,武胜县农业农村局的执法人员对各经销商销售的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产品质量及包装进行了检查,并认真查看销售台账、经营证照是否齐全,是否存在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及过期农药等违法行为。

“截至目前,共检查农资经营户110家,监督抽检种子46批次,发现建立进销货台账不规范8家,均已现场指导整改。”武胜县农业农村局执法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毛攀说。

在做好农资检查的同时,执法人员还向前来购买农资的消费者讲解怎样辨认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并帮助他们挑选合适的化肥和种子,为春耕生产做好准备。

进入春耕时节,武胜县农业农村局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突出重点农时、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让农民群众用上“放心种”“安心肥”和“舒心药”,坚决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绿色生产。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切实做到严把进货、储存、销售等各环节的关口,坚决保证正规渠道且有资质的供应商准入,杜绝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切实保障春耕农资质量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毛攀说。(武胜融媒 任禹舟)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