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安高新区聚焦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目标,以构建“112”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为导向,把推动工业企业设备更新、绿色发展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壮大先进制造业,抢占现代产业“智造”新赛道,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征程上谱写广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设备更新助企转型升级
5月9日,位于广安高新区的四川弘融致造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来自江苏一家设备生产厂家的3名技术专家,在该公司生产骨干的配合下,正抓紧进行机床设备的编程、功率、工艺等生产线调试作业。
“这是我们采购的3条汽车差速器壳件全自动生产线,前几天刚完成调试,正式投产。”5月21日,该公司品技部总监徐德兵介绍,这3条生产线投产后,所需员工已由以前的8名缩减至2名,日产能提高到之前半自动生产线的2.5倍,极大地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四川弘融致造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汽车、摩托车、通用汽油机等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的成长型企业,于去年10月建成投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客户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公司以前的半自动化生产线已不能满足市场所需,今年以来,公司大力引进先进的机床设备及检验设备,持续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新的数控车床、全自动加工中心全面投产后,替换了以前的半自动化生产线,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品质,获得更多客户订单,公司全年产值有望突破6千万以上。”公司行政部主管陈沁说道。
设备更新,“换”出了企业发展的新需求新技术新产能。今年以来,广安高新区聚焦先进技改、智改数转、提质增效等行动重点发力,对照工信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目录表开展全覆盖摸排,鼓励企业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掀起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热潮。
“通过更新、换新,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进产能。”广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将瞄准产业规模扩容和技术迭代,鼓励支持工业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力争今年完成技改投入1.5亿元,助推抢占新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
绿色发展筑牢产业根基
5月20日上午,走进四川杭加汉驭建筑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装载车间,只见数台叉车正把打捆好的新型建筑材料装到载重大卡车上,发往重庆建筑市场。
“这批货共有8辆大卡车装运,今天全部发到重庆客户手上。”公司行政部主管彭淑娟介绍。
四川杭加汉驭建筑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21年3月入驻广安高新区并投产,主营项目包括高品质的蒸压加气混凝土(AAC)制品以及绿色建筑系统房屋集成化、一体化服务及整体解决方案等,拥有三星级国家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等砌体材料获得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80%的产品配套重庆市场。
“我们生产的产品为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彭淑娟介绍,由于产品具有绿色环保、抗震、耐火、轻质、节能、安装便捷等优势,市场供不应求,主要销往重庆、广元、达州、南充等周边市场。
新型绿色建材的生产和应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该公司副总经理黄刚表示,在新的原料矿正式投入开采后,公司将及时启动第二条生产线,达到设计年产能80万立方AAC板材水平,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满产达效。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今年以来,广安高新区紧紧围绕“112”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抢占清洁能源、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新赛道,深耕企业培育,建好规下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高成长企业培育“三本台账”,优选3—5户优质企业,培育一批“头部”企业。据广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广安高新区将以争创国家级高新区为目标,整合城南机电产业园、高滩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建材产业园和东部未来城、西部商贸城等平台和资源,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新格局,以绿色发展为基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夯实产业根基。
优化环境提升服务效能
“企业为员工购买保险,这不仅是对员工权益的保障,也能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5月21日上午,广安高新区司法所工作人员走进四川湘邻科技有限公司,向该公司10多名负责人及骨干,深入浅出地讲解工伤保险待遇纠纷相关的法律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企业法律风险的针对性建议。
四川湘邻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汽车保险杠、注塑生产及表面涂装加工、摩托车覆盖件生产、涂料研发等的成长型企业,集生产、研发、营销为一体。随着业绩增长和公司新进员工逐渐增多,引导企业和员工增强法治观念,运用理性、合法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显得十分重要。
“普法宣传太及时了!”公司总经理徐鸿表示,司法所对劳动合同纠纷、工伤损害赔偿、如何获得法律援助等热点问题进行宣讲,提高了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更好地保障了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更有利于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把握‘管’与‘服’的关系,全力打造亲商、优商环境。”广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园区坚持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对照“十二条”激励措施,明确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加大规企培育力度、工业企业竣工投产及满产达效等方面真金白银的奖励政策。同时,按照“关键核心技术—产品—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思路,以问题为导向畅通沟通渠道,常态化开展“千名干部访千企”政企面对面交流活动,提高政企互动频次、深度,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项目审批等各类问题,通过技术支持、市场带动、人才支援等方式,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聚力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装备制造基地。(张春琴 邻水融媒 张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