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黑漆漆的村道上亮起了路灯,回家的村民或行走、或骑行在灯光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5月17日晚,记者来到岳池县朝阳街道长滩寺村,感受乡村夜晚的明亮。
“我们村路灯的安装间距在40—50米之间,根据聚居点人口密度确定。”长滩寺村党支部书记李林介绍,因为是太阳能路灯,天一黑就自动亮灯,“我们村离县城很近,很多村民在县城务工,晚上都是骑电动车回村里住,以前没有路灯,骑车很危险,现在晚上亮堂堂的,既方便又安全。”
说起路灯,村民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村民邓利华说,去年收割完稻谷回家的路上,差一点踩到蛇,“那次真的吓坏了。我们夏天晚上出门最怕的就是踩到蛇,没有安装路灯的时候,晚上基本没有娱乐活动,天一黑就把门关了,窝在家里看电视。”
邓利华的“夜间生活”写照就是以前整个长滩寺村的现状。
村民柏书云接过邓利华的话茬,说安装路灯的前后变化,自认为是“最有发言权”的。
记者见到柏书云时,他正扛着锄头准备到地里劳作。柏书云曾是一名输变电工,跑遍了中国80%的地方,今年61岁的他,终于放下奔波劳碌,回归田园。“我不再出去架线后,就一直住在岳池县城,每天没什么事情做,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柏书云打趣地说,“你看不出来我之前有190多斤吧,现在住在乡里,每天种菜、喂鸡鸭,钓钓鱼、跑跑步,体重减到了160斤,身体感觉都轻松了。”
柏书云说,他2022年回到乡下居住,当时村里还没有安装路灯。“我回乡居住主要是为了减肥、锻炼身体,改变一下生活方式。那时候还没有安装路灯,我每天晚上打着手电筒出去散步、跑步,现在路灯安装好了,我锻炼身体更方便了。”
“我们村是2023年9月开始安装路灯的,去年安装了170盏,今年初安装了80盏。”李林告诉记者,每盏路灯都采用“道路名称+编号+管理单位及服务电话”的方式进行编号,方便后期管护。
长滩寺村仅是岳池县大力实施农村太阳能路灯建设项目的一个切面。2019年,该县开始实施农村太阳能路灯建设项目,路灯安装集中选址在聚居点、主干道、文化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场所,充分考虑道路宽度及农村地区对照明亮度、节能经济、维修更换方便等实际需要,科学选择光源设施,安装太阳能路灯。截至今年底,该县将累计投入资金7220万元,在全县27个乡镇(街道)、412个村安装太阳能路灯70410盏,覆盖率达100%(每个行政村不少于160盏)。
路灯安装好了,后期怎样管护、维修,经费从何而来?
“建好更要管好。”岳池县农业农村局农村建设治理股股长龙东洋说,目前,农村太阳能路灯质保期内由施工方(厂家)免费维修,后期管护则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镇、村配合”的原则,以清单形式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同时,将路灯管护纳入村规民约,提高广大群众爱灯、护灯意识,使农村居民自觉参与到农村路灯管理维护工作中来。”
与此同时,由县级部门牵头,乡镇(街道)配合,组织培训一批专业性强的农村路灯管护队伍,通过邀请路灯安装公司开展路灯管护技术培训会,现场教学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真正做到“建有所护”“建有所养”。
而筹资方面,则争取上级部门补助一部分,县财政列出专项资金承担一部分,农业农村部门从路灯安装项目资金中预留一部分作为管护资金等,解决路灯维修经费的问题。
“解决了这两方面的问题,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路灯的管护问题,让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更舒适、更舒心。”龙东洋说。(岳池融媒 刘婧 广安日报记者 龙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