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干净平整的沥青油路、水泥路,通到了群众的家门口;一条条纵横相间的公路网,编织得四通八达,遍布城乡……在武胜县,宽敞整洁的“四好农村路”连通了广袤城乡,更串联起机遇与希望。
近年来,武胜县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实施断头路、联网路、产业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交通基础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公路网总体服务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省、县道干线为骨架,连接乡镇、畅通村组、贯通相邻县市的公路运输网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817公里,其中,县道439公里、乡道466公里、村道2912公里。2023年,成功创建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路网日益完善
7月17日,在乐善镇水洞湾村凤鸣桥段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挖机、运输车辆等各类机械设备马不停蹄地作业,工人们在进行桥台侧墙、前墙关模施工作业,为下一步道路混凝土浇筑做好准备,施工现场忙碌而有序。
“目前已经完成了总工程量的30%,我们有信心在2025年5月之前完成所有施工任务。”武胜县X083万水路(沿口至乐善段)新改建工程现场负责人文化说。
据了解,该项目起于乐善镇跃进桥村村委会,路线由西向东,经乐善镇,止于乐善镇十八公里碑,路线全长15.1公里。项目全面竣工后,原宽约6米的道路将扩宽至7.5米,公路等级也将由原来的四级公路标准提升为三级。
武胜县交通运输局项目办工作人员张洋说:“该项目上接武胜县城,下连合川、岳池,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以武胜县城为中心的路面网形成,同时加快推进武胜县城周边城市化建设进程,为交通运输、居民出行、沿线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2014年以来,武胜县新改建农村公路3047.8公里,新建便民路2582.2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817公里,实现建制村100%通硬化公路,并不断向进村到户延伸,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农村路网日益完善,人悦其行、物畅其流的乡村运输新格局加快形成。全县23个乡镇、276个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油路),实现公交、客运“村村通”全覆盖,农村群众“抬脚上客车”成为现实。
同时,武胜县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建设农村公路,引导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激励群众参与完善爱路护路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强化爱路护路宣传,实现农村公路道路畅、路边洁、设施齐、沿线绿、墙体净、景观美。
产业因路而兴
一路通则百业兴。一条条农村公路直抵田间,打通了农村公路的“毛细血管”,不仅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也助推了沿线乡村的产业发展,让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7月16日,行驶在礼安镇马鞍山村的环岛路上,只见沥青混凝土道路平坦宽敞,道路一侧种满了无花果树,一株株无花果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青翠欲滴。
“以前路面低洼不平,无花果在运输过程中经常因为颠簸而损坏。”武胜县欢欢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钊告诉记者,现在这条道路改建之后,路面更宽更平整,不仅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还减少了因道路不平造成的果实破损。
交通道路的改善,不仅方便了业主往外运输销售,还吸引了各地客商上门收购。在武胜县河西乡村振兴示范片,一条条整洁平坦的柏油路在各园区内蜿蜒,为各园区业主带来极大便利。
杨述才是河西乡村振兴示范片核心区域内从事稻渔产业的业主之一。以前,他养殖的小龙虾都是靠自己运出去销售,成本高利润少。随着出行道路的改善,不少商贩主动前来收购小龙虾,价钱也比以前高,经济效益不断增加。
“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地区和全国大市场紧紧连在一起,不仅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城乡之间双向流通,更是串起了武胜大雅柑、蚕桑、粮油、渔业等多个特色产业基地,畅通了优质蔬菜、特色水果等名优农特产品流通渠道。
铺下的是路,连接的是心,通达的是富。近年来,武胜县“四好农村路”建设主动融入农村地区发展,按照“道路围着产业修、产业围着道路转”的思路,建成产业路272公里,打通特色优势农产品运输渠道,有力调动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推动了交通运输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
同时,武胜县还依托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全国性电商平台、县乡快递物流站点和近170个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通过便捷的客车附搭小件快运方式,着力打破农村物流运行不畅的瓶颈,助推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快速发展,构建覆盖县、乡(镇)、村的农村物流网络,助力特色农副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文旅因路而旺
便捷的交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武胜“打卡”,也为乡村旅游的“快进慢游”提供了保障,令武胜县乡村旅游焕发勃勃生机。
“我们没事的时候就从城里坐旅游公交专线来散步,这边空气好,路也修得漂亮,很方便。”来到三溪镇观音桥村朝门院子景点体验乡村旅游的游客邓惠楠说。
近年来,武胜县立足支撑宝箴塞、太极湖、龙女湖、白坪—飞龙等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注重用好日益完善的交通路网,强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通了宝箴塞旅游区、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等旅游公交专线,吸引省内外游客前来游玩。今年6月端午龙舟赛期间,武胜县更是增设4条临时旅游线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进城游玩,观看比赛盛况,乐享端午龙舟文化盛宴。
一条道路,串起沿线风景,引来四方游客,带动乡村旅游发展——这正是武胜县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交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此外,在礼安镇,按照“一江一片一岛”的文旅规划格局,高标准规划建设的22公里环岛路,将太极湖沿岸的“小鸟天堂”露营基地、蒲扇DIY创意工坊、东西关电站等旅游景点串点成链,提升道路通行率。环岛产业路全面建成后,将打造出一条沿江产业带,带动沿江的环岛亲水戏水项目、沙滩越野项目、水上赛事训练项目等运动休闲旅游项目的全面发展。
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转“畅”,织密成网的农村公路,将为武胜县构建“交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大格局赋能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武胜融媒 曹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