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砥砺奋进谋发展 继往开来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5-01-16 08:53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1月15日,邻水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听取邻水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客观总结2024年工作,明确2025年工作安排。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邻水县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同心同向、砥砺奋进,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加速提升“三次产业”,持续打好“三大会战”,拼出了“蹄疾步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展现了“群策群力、苦干实干、抢先争先”的精神风貌,交出了“基础实、质量高、成色足”的合格答卷。

一、锚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综合实力进阶蓄势

●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居全市第一。

●新增市场主体4743户,培育“两上”企业52户。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经济总量有望突破300亿元大关。

链核融圈积厚成势

●同城融圈年度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9.8亿元。

●南北大道三期通车。

●开通“邻渝双城巴士”。

●发行邻渝城市公交“一卡通”。

●建成投用“川渝通办·云综窗”、跨省域数字仲裁庭。

“两山”转化突破起势

●发展白茶等林下经济1.2万亩。

●高质量承办全省国家储备林工作推进会。

●丰禾镇五华山村创成天府旅游名村。

●建成全省首家飞灰水洗综合利用项目。

二、把握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坚定不移强工业、促转型

●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3户、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1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户。

●赛特制冷获批国家实验室,汽摩配套产业入选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8个,新增实际投资居六县(市、区)第一。

多措并举挖潜力、促消费

●举办大型促消费活动9次,发放惠民消费券75.4万元。

●160户市场主体参与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兑付奖补资金2100余万元,惠及家庭超3万户。

●实绩型生产型企业完成外贸进出口增长47.1%、增速创历年新高。

集成高效抓农业、促振兴

●预计粮食产量46.8万吨、实现“三连增”。

●获评全省农作物种业市场净化工作突出县。

●“邻水脐橙”纳入全省“天府粮仓”精品品牌培育目录。

三、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

接续打好城市建设大会战

●实施城建项目52个、总投资65亿元。

●旧城有机更新一期、二期完成保留建筑立面改造21栋。

●改造老旧小区55个。

接续打好交通建设大会战

●新开工广安高新区二级客运站等项目25个。

●全县3800余公里农村公路病害实现动态清零。

●更新投放新能源出租车128辆、公交车35辆。

接续打好乡村振兴大会战

●实施产业就业项目123个,推广以工代赈项目52个、惠及群众2728人,1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

●丰禾镇关口村获评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十佳建设成效显著村。

●获评全省供销为农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县。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民生福祉全面增进

●完成60件省市县民生实事。

●建成学校6所,新增学位2950个。

●实现全市国家级专科“零突破”。

●发放救助救济资金3.1亿元。

●推进“三型城市”建设,投用创业就业平台3个,城镇新增就业7526人。

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全市第一。

●新改建城区雨污管网19.8公里、场镇一二级管网34.1公里。

●污泥处置能力增加10万吨/年。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三品一特”安全事故、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建议提案办结率、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

●“十条措施”治理进京访经验全省推广。

五、坚持大抓落实的政府工作生命线

●推进“校园餐”、殡葬、高标准农田等领域专项整治。

●每月举办法治夜校大讲堂。

●推行涉企检查“优商码”、检查频次下降20%。

●退税减税降费3.5亿元。

●发放小微企业贷款34.5亿元。

●为实体经济减费让利3600余万元。

2025年工作建议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精准发力抓项目、扩投资,放大政策效应,以“力度速度”为驱动赢取经济增量

善谋力争进大盘子

●分领域谋划储备城市更新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亿元以上项目30个,确保向上争取项目储备规模保持在500亿元以上。

●力争到位上级各类资金70亿元以上。

聚焦产业引大投资

●工业突出引链主、补链条,新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长5%以上。

●农业突出“产业园区撬动延伸加工链条”,完成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以上。

●文旅突出“资源融合开发”,力争招引投资5亿元以上文旅项目2个以上。

压茬攻坚推大项目

●持续攻坚10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

●力争新开工仓储及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135个。

●完工“四季优橙”产业融合示范园等项目76个。

二、突出破立并举抓改革、促开放,打破瓶颈制约,以“效能效率”为引擎推动发展提速

聚焦聚力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为企业减负——精准推送增值税留抵退税、稳岗补贴返还等“政策红利包”。

●持续为企业提效——建成县级政务大厅惠企服务专区、“小邻通”平台二期。

●持续为企业赋能——深化“金融工作周”“千企万户大走访”等活动。

聚焦聚力国资国企改革

●盘活房屋、水库、林业等经营性资产,力争新增融资27亿元。

●推动县属国企在城市更新、智慧交通等领域布局,力争资产总额突破200亿元。

聚焦聚力同城融圈战略

●实施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白茶产业融合示范园等10个重点项目。

●围绕建设重庆都市圈北向交通节点,加快构建“五纵八横”外联路网。

●推动与川渝名校联办1所基础教育学校。

三、突出建圈强链抓工业、拓新路,加快转型升级,以“新域新质”为支撑扛牢工业担当

加快汽车制造“拔节起势”

●抓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建圈强链”,推动60户以上企业纳入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一二级配套名录。

●补齐“汽车设计—模具制造—零配件制造—整车制造”全链条。

加快新兴产业“攻坚破题”

●围绕油气装备制造产业建集群,专班推进中国西部油气装备产业城项目。

●围绕动力电池产业抓配套,力争引进时代长安配套零部件企业2户以上。

●围绕低空经济抓突破,加快建设航空医疗应急救护中心。

加快园区建设“焕新提质”

●推动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

●“智改数转”项目10个以上,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3户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户、瞪羚企业1户。

四、突出供需两端抓商贸、挖潜力,培优消费场景,以“提档提能”为重点激发消费活力

集聚化发展商贸物流

●协同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建设区域性农产品冷链产业园。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贸产联动等新业态。

多元化刺激市场消费

●持续开展“‘惠’聚邻水·以‘橙’相待”促消费系列活动。

●创建AAA级农产品交易市场1个,培育“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1个。

●完成“个转企”100户以上,新培育“两上”企业50户以上、总数突破300户。

全域化开发文旅资源

●做优“华蓥山上居”,做靓明月山文旅品牌。

●力争文体娱营业收入2亿元以上、旅游总收入35亿元以上。

五、突出试点示范抓三农、促振兴,强化全域统筹,以“品质品牌”为先导做实农业贡献

成片建设特色产业

●围绕“一环两片三区”六大重点区域,新改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巩固提升脐橙、蔬菜6.6万亩。

●围绕让水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环线,扩面蔬菜基地1000亩、白茶基地2000亩。

●围绕高竹、云顶2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建好桂花、山水云间2个田园综合体。

●围绕“袁市—九龙—丰禾”邻东南现代粮油示范区,扩面粮油基地2.5万亩。

●围绕“太和—柑子—观音桥—城北”铜锣山腹地粮经复合示范区,布局建设云天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

●围绕“兴仁—王家—三古”邻东北优质粮油示范区,建设万亩稻油轮作基地。

串联打造和美乡村

●打造精品环线3条以上。

●实施大洪河防洪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14个,建成41个高台地村供水保障工程。

●农村户用厕所普及率达99%。

突破发展林业经济

●积极探索“国储林+医养康游”融合发展模式。

●积极探索“国储林+林下经济”复合经营模式。

●积极探索“国储林+林业园区”成片开发模式。

六、突出品质提升抓建设、促管理,塑好城市形象,以“宜居宜业”为目标推动融合共兴

实施新城扩面行动

●以建业大道为中轴,向南建设西部商贸城,向北畅联县人民医院、第二中学北校区区域功能板块。

●打开东部未来城建设局面,力争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

实施旧城提质行动

●竣工旧城有机更新一期,二期项目进度达50%以上。

●竣工邻西冬城、交付使用邻西夏城,完成44个老旧小区改造。

●新增停车位800个,新(改)建口袋公园、城市驿站等城市小品4个,打造一批慢游夜游“小微空间”。

●着力解决物业管理、电梯加装等急难愁盼。

实施场镇赋能行动

●接续实施中心镇“六个一”提质工程。

●完成茅坪水厂至九龙管网延伸工程,竣工柑子等12个镇42.6公里雨污管网项目。

●抓好“六乱”整治。

七、突出以人为本抓民生、增福祉,接续大办实事,以“民需民盼”为宗旨提升幸福指数

推动教体事业由抓硬支撑向强软实力转变

●以实施教育强县“1234”计划为牵引,新增学位3600个。

●探索职普融合路径,建成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1—2所。

推动卫健事业由扩容增量向提质增效转变

●争创健康四川高质量发展试验县、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严控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

●推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三甲”创建。

推动“三型城市”由多元推进向融合共建转变

●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建成儿童友好医院2个、儿童友好社区6个。

●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打造“就在邻州”“创享邻州”“技兴邻州”三大品牌,引进各类优秀人才300名以上,城镇新增就业5700人以上。

●加快建设老年关爱型城市,建成运营为老服务综合体2个。

八、突出慎终如始抓安全、防风险,全员尽职尽责,以“安定安宁”为根本守牢发展底线

全维度治污净水添绿

●统筹推进城区、农区、园区、河库区“四区共治”。

●统筹推进“四源”精细化管控。

●统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可燃垃圾焚烧发电、腐殖土及建渣资源化利用。

全过程除险清患防灾

●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抓实矿山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

●落实安全生产失责惩戒、监管执法责任追溯等制度。

全方位减量控势稳局

●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稳妥调控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敏感舆情。

●推动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40条措施走深走实。

●深化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

政府自身建设

●筑牢忠诚之魂,凝聚起“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共进合力。

●厚植法治之基,树立好“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行政意识。

●大兴实干之风,展现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拼搏精神。

●坚守勤廉之本,把守住“清风两袖一身轻,半夜敲门心不惊”原则底线。

(邻水融媒 甘子怡 整理)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