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大道三期成为川渝高竹新区企业出川入渝重要通道。
银鼎山公园八角楼与城市建筑交相辉映。
丰禾镇关口村白茶基地。
俯瞰川渝高竹新区。
2月5日,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顶着薄雾,邻水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贾春林带领工作人员,深入S316邻水县兴仁(川渝界)至柑子(前锋界)段改建工程兴仁镇段,察看项目复工情况。
“该项目建成后,邻水又将新增一条出川入渝大通道。”贾春林介绍,项目纳入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项目清单,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基础设施项目,全长60.273公里,跨越大洪河与御临河,与G65包茂高速、G210等交通大动脉相交,通过兴仁镇丰龙垭口与重庆市垫江县相连,将串联邻水县北部各镇、重庆市垫江县,带动区域绿色农业、旅游业等产业连片发展,为邻渝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推进邻渝交通互联互通是邻水县深入实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生动缩影。
作为四川省距重庆中心城区最近的县,2024年,邻水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川渝两省市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坚定实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围绕重庆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定位,以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三大”功能平台为支撑,与毗邻区县持续开展交流互动,深化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等领域合作,加速融入重庆主城都市圈并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示范引领 推动平台建设
“平台是拓展区域合作新空间、培育开放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载体。”日前,邻水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川渝两省市共推的“十大功能平台”邻水坐拥其三,建好开放发展承载平台,抢抓机遇、因势而进推动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这是邻水的一道“必答题”。
2024年,邻水县坚定实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下的川渝高竹新区、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三大功能平台建设,以点上突破带动全域整体融入重庆主城都市圈。
川渝高竹新区方面,协助获得行政主体资格和相应管理事项,高质量配合推动征地拆迁、项目审批等工作,建成川渝高竹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推进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迈出实质步伐。
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方面,配合完成广涪柳、渝广铁路预可研编制工作,推动邻水县汽摩配套产业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合广长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方面,持续完善党政联席会等工作机制体系,新建立明月山重大项目协调机制,在达州市达川区联合召开第七次党政联席会,共同发布“明月好货”清单34个。2024年,签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政府间合作协议2个,邻水县明月山林茶示范基地、林菜示范区作为全省国家储备林工作推进会现场点迎接全省参观考察,绿色发展理念在示范带深入践行。
夯实发展基础 扎实推进项目
实施同城融圈重大项目5个,完成总投资29.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141.2%……这是2024年邻水县同城融圈重大项目建设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绩单。
项目建设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动力源。2024年,邻水县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按照“通勤圈、产业圈、生活圈”同城融圈重大项目分类,以“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的方式,“挂图作战”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的成效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贡献,持续推进跨省域深度融合发展。
邻水县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建设。S13城邻高速已完成路线方案研究、工可编制及专家评审,正在开展初步设计和招商工作。G65邻水至渝北段扩容已完成工可、勘察设计招标。S508线邻水三古镇(大竹界)至丰禾镇(川渝界)建设工程正在完善工可路线方案。省道208线邻水境高滩至九龙(川渝界)段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总工程量超40%,省道406邻水二期二标段主体工程已完成。积极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安全保障能力,扎实推进《观音桥水库规模论证及总布置方案》编制。
深化产业协作 深度融入重庆
“有三辆卡车发往重庆市场。”2月5日上午,位于广安高新区的四川赛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成品车间,该公司技术部副部长甘元成指挥吊车将打包好的新能源汽车总成车用空调转运到载重卡车上,及时送到客户手中。
做强重庆配套文章,是邻水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邻水80%的工业企业来自重庆,85%的工业产品配套重庆。”2024年,邻水县聚焦重庆产业发展趋势和需求,主动融入重庆都市圈世界级产业集群。工业方面,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在重庆举办“唱好双城记·打造增长极”推介活动,开展“点对点”招商,引进重庆光大、重庆翼鹏等亿元以上重庆项目6个,协议资金8.47亿元;农业方面,着力建设重庆优质农产品直供基地,高礅河蔬菜基地、缪氏庄园葡萄基地、万亩油橄榄基地、白茶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迅速兴起,“邻”字号农产品知名度持续提升。
此外,邻水县还加快建设冷链物流园,提档升级五华山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棕阁山生态度假区、让水湖湿地公园等重点景区,持续推进毗邻区县景区门票、酒店打折优惠合作,举办“5·19中国旅游日”暨邻水县相约明月山·乐跑让水湖活动等活动,重庆后花园功能进一步提升。
增进民生福祉 共享服务体系
“坐公交车就能回邻水,像进城一样方便,车费还节省了不少。”1月27日,春节临近,在重庆一家外企上班的邻水人廖娇,处理完工作后,来到重庆北站南广场汽车站,花费25元,登上“邻渝双城巴士”,愉快地踏上返家旅程。
“邻渝双城巴士”是去年11月11日,邻水县开通的川渝两地首条跨省际巴士线路,为像廖娇一样在邻渝两地“双向奔赴”的市民提供了极大便利,也让邻渝一体化、同城化驶入了“快车道”。
2024年,邻水县充分发挥邻渝“一小时经济圈”优势,依托重庆优质教育、医疗服务等资源,推动邻渝两地在交通、就医、就学、就业、养老等方面逐步实现一体化发展,推动公共服务联动提升。发行邻渝城市公交“一卡通”,邻渝两地城市公交(地铁)实现了无缝衔接、互刷互认;先后与重庆19所优质校(园)签订合作协议,举办“国培项目”等培训;深化医联体合作,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与重医附二院、重大附属肿瘤医院等共建共享医疗服务体系;积极推广川渝两地社保待遇认证App,建成川渝高竹新区社银服务平台;持续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合作,组织开展8场邻渝合作“春风行动”专场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7800余个;创新开发“川渝通办·云综窗”,不断完善“全程网办”“多地联办”“异地代收代办”运行机制。
此外,邻水县还持续加强生态合作,与毗邻区县共同开展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探索生态环境共建共治新路径,2024年,大洪河、御临河川渝跨界流域水质分别持续稳定达到地表水Ⅲ、Ⅱ类标准。(邻水融媒 张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