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川东渝北的革命老区,武胜县承载着华蓥山起义的红色记忆,孕育了《红岩》作者杨益言以及蒋可然、杨光沛等众多烈士,现有优抚对象2.2万余名。
近年来,该县始终将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为重要抓手,构建起“党委统筹、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域双拥格局,在征兵入伍、军地协作、退役安置、尊崇优待等领域推出系列创新举措,谱写了一曲曲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
——架起入伍“连心桥”,通过开设“新兵谈心驿站”、发放“军旅生涯规划手册”等暖心举措,落实新兵入伍“四尊崇”,让参军报国更有温度;
——畅通军地“直通车”,组建“政策法规宣讲团”进军营,设立“涉军权益保障服务站”,推动国防教育、优抚政策、法律服务精准触达,让“军营生活”更有保障;
——打通退役“最后一公里”,成立“军功喜报速递队”开展“集体送喜”活动,搭建“退役人才供需库”,举办“职业技能特色化培训”“政企合作就业推介会”,让退役军人“转身”更有方向;
——编织拥军“温情网”,打造“红色服务站”“双拥红色公交”“退役军人优先绿色通道”“35家双拥示范店”等服务矩阵,推动医疗、教育、文旅等领域优待政策落地见效,让“尊崇优待”触手可及。
2024年,武胜县获评“四川省双拥模范县”,走出一条具有老区特色的双拥工作新路径。
安居新政
打造“温暖港湾”
“每户赠送25平方米,政企联动致敬‘最可爱的人’!”4月10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举办“荣光安居计划”政策推介会。
推介会上,广安嘉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汉初地产有限公司、广安市铂悦置业有限公司等14家房企作出郑重承诺:将为退役军人开通绿色通道,安排专人提供从选房到交房的全流程服务,让退役军人安心、省心安家。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荣光安居计划”以“尊崇军人、优待功臣”为核心理念,退役军人购买首套住房时,房屋按建筑面积计价,其中25平方米的费用由政府与签约房企共同承担,购房者仅需支付剩余面积房款,真正让“政策红利”可触可感。
“省下的钱足够买辆代步车,党和政府的关怀实实在在暖到了心坎上!”退役军人包某的感慨,道出了政策受惠者的共同心声。该政策不仅解决了退役军人扎根城市的安居难题,更以住房为支点,撬动人口集聚、消费升级和城市活力,彰显了武胜“引才留才”战略智慧,凝聚着城市对军人的深情厚谊。
在保障退役军人“住有所居”后,武胜县将目光投向他们的职业发展。为确保退役军人得到妥善安置,该县严格执行“三公开一监督”阳光安置办法,安置率保持100%;针对就业创业需求,该县为现役军人家属、退役军人、“三属”开设“线上+线下”就业服务窗口,提供全天候就业服务。
此外,组织273名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开展适应性培训,举办3场退役军人、军属专场招聘活动,助力140余名退役军人及军属找到满意工作岗位,让安居与乐业成为助力退役军人开启新生活的“双引擎”。
近年来,武胜持续推进“双拥模范城”建设。此次新政更是将优待范围从“生活关怀”升级至“发展赋能”。接下来,该县还将联动金融机构推出“军人创业低息贷款”,协调教育部门落实军人子女优先入学等配套措施,构建全生命周期保障体系,让军人及家属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尊崇与关爱。
荣誉传递
搭建“连心纽带”
一张喜报,承载着军人的荣耀,更凝聚着军属的奉献。
近日,武胜县举行集中送喜报活动,为荣立三等功的13名现役军人家属送去荣誉。仪式上,相关人员宣读了13名立功受奖军人的主要事迹,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人武部有关负责人为军人家属佩戴绶带、送交喜报。
“这样的仪式让我们倍感光荣,一定支持孩子在部队安心服役、再立新功!”手捧喜报的军属姚萱感动地说。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送喜报活动,就是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慰问送到军属家中,大力营造“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让军人军属倍感荣光和自豪,激励更多武胜好男儿在军营绽放精彩、为家乡增光添彩。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武胜县籍现役军人立功受奖总计366人,其中二等功2人,三等功82人,三级表彰1人,“四有”军人281人。
除了传递荣誉,该县还注重日常关怀,通过走访慰问架起与军人军属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在抗美援朝老战士吴国良家中,慰问组详细询问老人生活和家庭情况,并为其身体状况建档立卡;在烈属谢商珍家中,慰问人员送去米、油及御寒物资,宣讲全省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活动内容,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随时帮助其解决困难。
截至目前,该县实现节日期间对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的全覆盖慰问,发放慰问金、慰问品价值192万元;为272名在部队立功的现役军人家属送喜报,发放慰问金21.1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困难救助金33.9万元,帮助295名困难退役军人解决生活、生产难题;为1520名重点优抚对象缴纳城乡医疗保险56.6万元。这些“面对面、心贴心”服务,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对军人军属的关爱,让尊崇军人的社会氛围愈发浓厚。
多元举措
营造“鱼水氛围”
3月31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县中医医院签订《武胜县门诊医疗服务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县武警中队现役军人持有效证件到县中医医院就诊,可享受免普通门诊挂号费、免急诊诊查费、免院内会诊费的专属权益。
“我们将以‘药箱跟着兵走,服务贴着心送’为目标,把‘拥军优属’的理念贯穿到每一个诊疗环节。”县中医医院院长毛凯表示。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金秀表示,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医疗拥军”内涵,年内为驻县部队官兵建立个性化电子健康档案,联合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构建“1+N”军地医疗协作网,并探索驻训部队“流动医疗站”等创新服务模式。“官兵们用青春守护万家灯火,我们用行动守护他们的健康。‘三免’不仅是政策清单,更是一份‘健康承诺书’。”
在出行服务方面,武胜县同样展现出“软关怀”。该县创新开通双拥公交专线,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以及其他重点优抚对象到县客运中心办理公交优待卡后,可免费乘坐县内所有公交线路。
“退伍返乡后,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关怀。”退役军人老李表示,由于工作地点离家远,免费乘坐公交车的优待政策实施后,他马上办理了乘车优抚卡,现在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节省了不少时间,“我将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为武胜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武胜县还积极打造县域特色双拥景观,建成双拥公园、双拥广场、双拥路、双拥街等双拥标志性建筑73处;提质改造县烈士陵园,深入挖掘红色底蕴,修建英烈墙和文化浮雕;在县内主要地段、高速公路进出路口等显眼位置设置双拥公益广告,在公交车停靠站台、乡镇主要街口设置双拥宣传标语;利用商业中心、公交车、出租车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双拥工作、全民国防教育知识;广泛开展双拥进机关、部队、校园、社区宣讲活动等。
从医院里义诊团队为退役军人提供的贴心体检服务,到公交车上优抚卡给予的便捷出行体验;从红色土地上赓续不绝的革命传承,到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武胜县正通过多元举措,将拥军优属之情深深地融入城市肌理,让尊崇军人、关爱军属的浓厚氛围如春风化雨,浸润着退役军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如今,武胜县正以“实”的作风、“新”的路径、“心”的服务,全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奋力书写新时代双拥工作新篇章。
在这座城市,军人、军属尊严尽显,退役军人满怀希望,“军民鱼水情”已然成为温暖亮眼的底色。未来,双拥之花必将在嘉陵江畔绽放得更为娇艳,成为城市最美的风景。(余静 武胜融媒 任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