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暴雨频繁登场,如何安全度夏?在武胜县,一支支由燃气工人、地灾巡查员、电力抢修队员组成的安全守卫队伍,正默默为这座城市编织一张看不见的安全网。
燃气工人“零容忍”排险
烈日炎炎,燃气管道旁热浪滚滚。作为武胜县燃气保供的“主力军”,武胜爱众燃气有限公司的燃气工人手持专业工具,穿梭于管线之间,对输气管道、调压装置等关键设施进行精细检查,以“零容忍”的态度排查隐患,为夏季燃气供应构筑“安全长城”。
近日,在武胜县城市江山小区,“燃气安全敲门行动”正在进行。燃气工人深入居民家中,手持专业检测仪器,对燃气管道、燃气表、安全阀门及灶具进行“地毯式”排查,确保燃气接口严密、无泄漏风险。同时,他们耐心地向居民讲解安全用气知识、燃气泄漏应急处理办法,引导居民“规范用气、安全用气”。
“居民家中最易忽视的隐患主要有三点:用气环境不通风,易致燃气燃爆;热水器烟道未伸出室外,易致一氧化碳中毒;燃气软管老化,易致燃气泄漏。”武胜爱众燃气有限公司安全监察部副经理刘轶介绍,燃气工人还会定期对小区内的燃气管线、调压柜等设施进行常态化巡查,确保燃气隐患无处遁形。
入夏以来,武胜爱众燃气有限公司已累计入户排查燃气安全隐患1200余户,开展集中安全宣传3次,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册。“我们将持续加大检查力度,健全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安全宣传,提升群众安全用气意识和应急能力,以扎实举措筑牢燃气安全防线,为居民营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刘轶说。
除了燃气安全排查,武胜县还聚焦燃气管道改造,构建“人防+技防”立体防护网络,彻底杜绝老旧管道“带病运行”情况,拧紧燃气“安全阀”。
截至目前,武胜县已完成室外立管改造30000余户,室内燃气管道更新11000户,后续改造工程将按计划稳步推进。
电力“医生”守护清凉
“老乡,您家里的电线老化了,这样容易漏电,我帮您换新的吧。”7月3日,在飞龙镇五排水村李定海家中,国网武胜县供电公司飞龙供电所党员服务队队员对用电设备进行细致检修,为村民安全保驾护航。
夏季雷雨天气频繁,空调、冰箱、热水器等大功率电器“连轴转”,用电量陡增。加之农村存在用电环境复杂、线路老化、私拉乱接、设备防护不足等问题,容易发生短路、漏电等安全事故。
对此,国网武胜县供电公司迅速组织党员服务队,逐户开展“安全义诊”。队员们深入村民家中,仔细排查线路老化、插座插头安全等问题,同时测试漏电保护器灵敏度,及时更换隐患部件。“我们重点纠正私拉乱接、湿手操作等危险行为,并手把手教大家正确使用电器。”服务队队员熊彬说:“村民的安全意识提升了,才能做到安全用电。”
守护安全,不仅要盯紧户内,更要管好户外。在走访村民的同时,服务队队员还对供电线路、配电变压器、计量表箱等设备进行巡视和隐患排查,向相关部门了解村民夏季用电需求,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改,做到安全守护不留死角,为农村夏季安全用电提供坚实保障。
在110千伏沿口变电站,巡检人员手持红外测温仪,精准扫描变压器、开关触头等关键设备温度;无人机腾空而起,对人工难以到达的高空设备进行全方位“体检”。“人巡+机巡”立体模式,让设备发热等隐患无所遁形,大幅提升巡检质效。
“我们加大对变电站的巡视力度和频次,安排专人盯守重点设备,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设备异常情况。”国网武胜县供电公司变电运维班班长唐科峰说。
夏日炎炎,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是国网武胜县供电公司每年都要打好的一场“硬仗”。该公司积极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全力应对高峰负荷、极端天气考验,确保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满足群众生活需要。
从灼热的燃气管线到负荷飙升的电网设备,再到湿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武胜县的守护者们以汗水为墨,一笔笔写下“安全”二字。他们奔忙的身影背后,是无数家庭夏夜的清凉和幸福生活的欢声笑语。
地灾巡查员争当“生命哨兵”
汛期强降雨天气,地质灾害防范容不得半点松懈。“脚下的泥土松不松?岩壁有没有新裂缝?”6月30日,在真静乡银子宝村,武胜县自然和资源规划局联合真静乡地灾巡查员,冒雨前往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详细查看周边环境,记录隐患点位置、规模和危险程度。
“汛期雨水多,我们组织乡、村两级干部摸排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一旦接到灾害预警,立即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安置。”真静乡应急办工作人员王龙说:“我们正积极与县自然和资源规划局协调,争取采取工程治理方式,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排查隐患的同时,地灾巡查员还当起了地灾“宣传员”。他们走到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身边,手把手教大家识别地质灾害信号、讲解避险自救方法:“下雨时多看看屋后山体,遇到有异响、掉石块的情况就赶紧往高处跑,别犹豫!”
“我家房子背后就是地质灾害隐患点,每逢下雨,乡上、村上相关工作人员都会前来查看,心里很踏实。”真静乡银子宝村村民唐志明说,地灾巡查员的到来,让村民在汛期少了焦虑,多了安心。
据了解,武胜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6处,其中滑坡6处、崩塌10处,主要以小型滑坡、崩塌为主,分布在烈面镇、龙女镇、飞龙镇等10个乡镇,涉及村民171人。其中,1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启动专项整治,正通过排危除险、工程治理等方式排除隐患;剩下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专人盯守监测,计划通过易地搬迁的方式逐步解决安全隐患。
“下一步,我们要给隐患点‘开药方’。”武胜县自然和资源规划局工作人员黄玉群介绍,将采用人工清危、砂浆锚杆加固、凹腔封填等方式整治隐患,同时加强值班值守。“特别是暴雨天气,要果断转移群众,全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黄玉群说。(武胜融媒 曹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