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韵绕农家 乐游醉岳池

发布日期:2025-07-31 08:43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快速发展的岳池城东新区。

游客体验婚俗文化。

曲艺百花园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房车露营基地。

2027年,建成川渝地区农家文化体验胜地、曲艺传承展演高地、山水观光度假美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微度假目的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到20亿元、100亿元,游客接待量达到500万人次以上。

2030年,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新增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2个,文旅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文旅产品业态更加丰富,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文旅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微度假目的地,文化强县旅游强县建设迈上新台阶。

7月29日,中共岳池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就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微度假目的地进行了研究,将把“生态、文态、形态、业态”深度融合植入文旅全方位各链条,加快形成全域、全季、全链、全龄、全时文旅发展新格局,更好支撑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做靓“三张名片”

全力打造“曲韵农家·快乐岳池”文旅品牌

围绕做靓“乐岳池农家”名片,建设农家文化体验胜地。深挖农家文化内涵,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川渝农家文化体验胜地。培塑“岳池农家”核心IP。以《岳池农家》诗境为魂,在岳池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系统化打造“花、酒、丝、姑”四大文化场景,提升婚俗文化体验园等项目,建成投用青少年素质拓展中心、科普体验馆,推动清音、灯戏等非遗项目进景区、驻民宿,再现陆游的“诗与远方”。打造共富都市田园。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重点推进石垭镇玉屏山、吕家桥、梨子园、石马沟、社红庙等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片区,苟角镇打造生产田、试验田、科普田、景观田、致富田等现代农业新场景,配套建设田间栈道、滨水步道等特色设施,延伸拓展生态观光、农事体验、科普研学等多元消费场景,构建集自然之美与业态活力于一体的沉浸式都市田园。做亮“农家乐”特色品牌。深挖川东农家风情,培育壮大农家乐集群,推出“田间厨房”、非遗手作等互动项目,引入乡村民宿、田园帐篷等特色住宿,推进非遗美食融入农家乐餐饮,支持创建一批星级农家乐,形成“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品农家味、忆农家情”的特色品牌体系。

围绕做靓“赏岳池曲艺”名片,建设曲艺传承展演高地。充分发挥“中国曲艺之乡”优势,推进曲艺保护与传承,打造川渝曲艺体验游目的地,塑造“游小平故里·赏岳池曲艺”特色IP。赋能城市建设。探索“文化基因+现代业态”融合发展路径,推动曲艺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布局曲艺数字体验、视觉光影秀、非遗展演、文化街区、特色民宿等业态,依托传统茶馆业态植入沉浸式曲艺微型剧场,打造“西部曲艺新地标”。推动传承创新。推进曲艺传承基地建设,支持岳池曲艺团创新发展,依托曲艺乡镇、曲艺社区、曲艺学校、曲艺名家工作室等多元化平台,开设“曲艺流动讲堂”,支持景区、街区引入曲艺咖啡屋、曲艺茶吧等特色消费场景,开发曲艺系列文创产品,拓展“曲艺+”消费渠道。丰富展演载体。建成运营曲艺百花园,集中打造非遗传承体验新空间,创新探索“摇滚曲艺”“时尚曲艺秀”“街头曲艺快闪”等跨界演艺形式,推出沉浸式曲艺大剧,塑造城市驻场演艺新IP。支持举办“岳池杯”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利用新媒体推广曲艺和推进经典曲艺节目传播,加快建成全国曲艺交流展演高地。

围绕做靓“醉岳池山水”名片,建设山水观光度假美地。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写好“山字经”,谋好“水文章”,主动融入“嘉陵江畔游”,加快建设宜居宜游微度假目的地。打造“一瀑两江”景观带。以高低坑瀑布为核心,完善游步道、滨水主题餐厅等旅游设施,加快夜景瀑布、水上乐园等业态焕新提质,推出低空观瀑、游园赏枫等新产品。依托嘉陵江流域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联动南充、武胜规划嘉陵江观光航线,发展夜游、露营、研学等新业态,打造嘉陵江旅游风景道新节点。依托渠江船工号子等人文资源,加快推进天全山寨、水帘洞天等开发利用,推进渠江岸线景观化改造。开发“四山”运动观光生态廊道。实施翔凤山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打通翔凤山至翠湖旅游环线。推进狮子山开发,建设集休闲、运动、科教于一体的城市公园。深挖石马山资源禀赋,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与景观利用,强化森林探险等业态开发。利用金城山道教文化、奇峰异石等特色资源,规划建设以文化体验、森林疗愈为主题的休闲度假区。建设“六湖(河)”亲水康养旅游环线。推动环县城区域、特色文旅乡镇联动发展,支持玉屏湖发展亲子休闲游,白云湖发展生态观光游,翠湖发展滨水度假游,羊山湖发展中医药健康游,大力湖发展亲水研学游,象鼻河发展生态康养游,推出系列精品路线,乐享亲水体验。

实施“曲韵农家·快乐岳池”文旅品牌推广计划。挖掘农家文化、曲艺文化内涵,依托“一端一报一抖一快一视一站两微两台”媒体矩阵,策划打造“一片一歌一剧一册一图一单”文旅宣传载体,围绕“岳小乐”文旅IP形象推出系列文创产品,采取“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文艺+文创”等形式,全方位宣传推广岳池文旅资源和文旅产品。实施岳池文旅推荐官成长计划和本土网络大V孵化行动,引导A级景区、消费新场景直播引客,推出“24小时云游岳池”慢直播,实现直播旅游创新转化。加强与客源市场主流媒体、自媒体、网络达人等营销互动和在线合作,互推产品信息、扩面文旅热度,推动线上网络流量变为线下经济增量。围绕“两假四季七节”实施“引客入岳”计划,高质量办好“快乐岳池”系列活动,鼓励乡镇围绕景观、美食、民俗举办特色活动,推出高辨识度的文旅产品,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场景。

推进综合开发

强化特色优质文旅产品市场供给

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博览一体化发展。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依托东岩寺摩崖造像建设乡村石窟文化微景观,持续开展顾县川主庙、岳池白塔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实施文物库房一体化项目,加强顾县古镇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统筹推进岳池县曲艺文化保护传承特色区域建设,常态开展非遗进景区、进街区、进校园,开发非遗体验游、科普研学游等旅游线路,推动非遗、文博与旅游深度融合。

推进红色文化保护利用和研学旅游提质发展。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丰富红色旅游体验,将烈士纪念馆、廖玉璧烈士墓等纪念场所纳入中小学校研学路线,串联邓小平故里、华蓥山等市内红色旅游景点,依托柴云振、王璞、陈联诗等英雄事迹打造红色文化教育课堂,创演红色主题剧目,建设红色文化主题公园,推出红色研学主题精品旅游线路。推进红色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支持岳池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创建广安市三星级研学旅游阵地,推动罗渡镇园艺场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融合发展。

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探索建立“旅游牵线、文化搭台、农家唱戏”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实施村庄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提升乡村景区化水平。提质建设稻香银城、羊山养心谷等景区,加快推进玉屏湖环广安市主城区城景融合示范带建设,支持苟角镇、白庙镇、石垭镇等乡镇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镇,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化文明村镇建设,拓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百千万工程”,推动现代文明、城市文化与民风民俗、乡土特色有机结合,支持伏龙镇白杨湾片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乡村美育写生基地。丰富农业农事体验,开发乡村文旅特色产品,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利用非遗手工、特色农产品等资源开发乡村文旅商品。

推进以“大健康+”为特色的康养旅游加快发展。丰富特色康养旅游产品,发展“药、医、养、食、游、购”一体化医养新业态,打造集中医药体验、康养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推进岳池大健康产业项目,依托羊山养心谷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精心打造中医馆、养生馆、熏蒸馆,研发“药浴”“药养”“药疗”等深度体验游产品,推出“中医药科普—制药工艺体验—康养休闲”主题线路,支持顾县镇羊山湖村打造康养村。鼓励开办中医养生等服务机构,开发中医推拿、针灸、药膳等服务项目,推出更多高品质适老旅游产品,建设中医药特色文化街区,以康养旅游为切入点推动银发经济提质发展。

加速文旅融圈

构建跨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推动协同发展。依托嘉陵江文化旅游联盟平台,加强与陕、甘、川、渝四省市26个区县成员单位沟通协作,探索建立政策互惠、利益联结等协作机制,共建文旅招商联盟、信息共享数据库,深化跨区域文旅资源协同开发。推动岳池曲剧与安岳曲剧、渠江号子与川江号子、岳池曲艺与重庆曲艺等与周边区县同根同源非遗项目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利用,共同申报国家级、省级文化品牌。深化跨区域文旅资源协同开发。

强化产品共推。深入挖掘嘉陵江流域、渠江流域历史人文资源,联动开发嘉陵江红色文化、船工号子文化等特色产品,共同培育“巴风蜀韵”品牌。密切与川渝周边区县的互动交流,共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深度游、嘉陵江生态观光休闲游、巴蜀非遗体验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力争塑造一批标杆性产品,培育一批创新性业态,建成一批标志性项目,携手提升区域文旅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深化市场共享。围绕共建区域文旅大市场,推行渝广市民旅游观光、文化体验“同城待遇”,增强两地游客互动往来。加强与渝北、渝中、合川、潼南、南充、遂宁等地交流互动,组织岳池文化旅游企业到当地开展“大篷车”式营销展示,宣传推介曲艺百花园、低坑大瀑布等文旅产品,开拓旅游新市场。实施精准营销战略,实现共享共赢。

完善服务体系

提升文旅消费体验

完善文旅基础设施。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构建“快旅慢游”旅游交通体系,提高旅游住宿品质。

提升文旅服务水平。完善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促进景城融合发展,推进智慧文旅建设,提升文化旅游领域综合治理水平,常态开展文旅志愿服务。

丰富多元消费供给。深化文商旅融合,塑造特色鲜明、活力充盈的街区业态新格局,拓展“体育+”特色赛道,推进非遗美食市场化发展,举办系列促销活动。

深化改革创新

激发文旅融合发展动能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引育领军型、骨干型文旅企业,梯度培育中小文旅企业,健全文旅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设立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争取省市项目及资金支持,完善文旅用地保障机制,鼓励依法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等资源,完善文旅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

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坚持和加强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重大文旅项目协同推进机制,压紧压实责任,形成共抓共促的工作合力。(岳池融媒 沈巾钦 整理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