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聚焦民生关切 解决急难愁盼

发布日期:2025-08-27 09:10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8月23日,S526武胜赛马至胜利段改建工程施工现场,各类大型机械设备有序运转,施工人员正全力推进路基拓宽作业。“目前正开展部分路基开挖与填筑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5%。”项目负责人杨宇宁介绍。

该改建路段全长11.6公里,重点针对原路面进行病害治理、路基拓宽及沥青混凝土铺设,将原6.5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展为7.5米宽沥青混凝土路面,并实施裁弯取直工程。建成后,将显著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进一步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助力沿线产业开发和群众便捷出行。

从昔日“走走停停”到如今“一路绿灯”,从以往“肩挑手提”到如今“清泉入万家”,从初出校门“零经验”的迷茫到走上岗位“稳就业”的踏实……今年以来,武胜县聚焦群众关切,围绕出行、饮水、就业等民生问题,以扎实的工程建设和细致的公共服务,绘就出一幅温暖而富有质感的民生新图景。

智慧交通赋能 全方位提升出行服务

民生连万家,出行系民心。武胜县不仅持续推进农村路网提档升级,全面增强交通服务能力,还依托智慧交通系统,实现对信号灯的精准调控,打造“绿波”通行体验,大幅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8月22日,在车流较为密集的迎宾大道与振兴路,崭新的交通指示牌上,“绿波起点50—55Km/h”的提示格外醒目。这些标志不仅是车速指引,更蕴含着“一路绿灯”的智慧密码——绿波通行路段。

“经实际监测,车辆按推荐绿波速度行驶,迎宾大道行程时间缩短约47%,振兴路可缩短约42%。”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副大队长范可表示,绿波通行不仅提高了通行效率、缓解了交通拥堵,还有效降低事故风险和车辆尾气排放,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

“绿波路段”,即通过协调控制多个路口信号灯时序,使车辆按特定速度行驶时可连续通过绿灯。系统依据道路距离、实时车流等数据,精准计算绿灯启亮时间差,形成高效通行的“绿波带”,让车流顺畅前行。

目前,武胜已建成迎宾大道(同心路口至永兴大道路口)双向绿波路段,平峰期建议时速55公里;振兴路(民族街路口至弘武大道路口)双向绿波,平峰建议时速35至40公里。驾驶员按建议速度行驶,即可享受“一路绿灯”的便捷。

“设置绿波带后,乘客满意,我们驾驶也更省时省心。”出租车司机张卫说,每天行驶在这条路上,明显感到通行更顺畅。

交管部门表示,绿波方案并非固定不变,将根据车流潮汐变化动态优化配时方案,灵活适应早、晚高峰差异化需求。

“我们将依据这两条道路运行效果和市民反馈,结合交通流量变化,逐步在条件适宜的主干道推广绿波协调控制,让群众出行更便捷、更高效。”范可说。

从狭窄曲折的乡间道路到平坦宽阔的沥青大道,从频繁等待的信号灯到智慧调控的绿波通行,武胜县通过“硬件升级+智慧管理”双轮驱动,推动群众出行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切实享受更便捷、安全、舒适的交通服务。

水厂扩容提质 构建全域供水新格局

8月23日,武胜县中心水厂中控室内,智能化大屏实时显示各项水质数据。该厂厂长卢小林紧盯屏幕,密切关注各项参数变化,确保供水安全。

“新增两套处理池,嘉陵江原水经预沉、沉淀、过滤三重工艺,水质显著提升。”卢小林介绍。这座2014年投运的水厂,原为中心、华封、清平、万隆4个乡镇日均供应5000立方米用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武胜天然气净化厂等重大项目落地,用水需求快速增长,末端水压不足问题日渐突出。

2024年年初,武胜县启动中心水厂改扩建工程,今年6月新厂区正式通水。“通过扩容与提质并重,日供水能力从5000立方米增至1.5万立方米,可满足中心、清平、华封、新学4个乡镇约9万群众用水需求。”卢小林介绍。

技术升级是本次改造的核心。取水泵功率由22千瓦增至55千瓦,新增两套处理工艺和中控系统,实现水质检测与设备调控“一键操作”。“以往需人工现场操作,如今40多个摄像头全覆盖,管理效率提高50%以上。”卢小林说。

提升供水能力,也需畅通供水“毛细血管”。武胜县同步推进管网延伸工程,新铺42公里供水管道,将清洁安全的嘉陵江水引至偏远村庄,破解长期饮水难题。2025年以来,全县新接入自来水农户1.5万户,覆盖240余个行政村,乡亲们彻底告别“肩挑手提”取水历史。

中心水厂的蜕变是武胜县全域供水体系建设的缩影。2021年至今,全县累计投入5.76亿元,实施供水保障工程,新建河东、河西等水厂,铺设主干管网780公里,基本建成“同源同质同服务”的城乡供水新格局。

“我们将以中心水厂扩容为契机,持续加强水源保护、推进水厂提标、延伸供水管网、提升智慧管理能力,全力保障城乡居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武胜嘉合水务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工作人员谭宇凡说。

精准就业服务 助力高校毕业生走稳职场路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乎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精准施策,从招聘服务、就业见习、“三支一扶”计划、创业扶持等多方面发力,助力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

8月22日,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护士吴馨悦正熟练地为患者换药、查看病情。而此前,她曾因“零经验”在求职中屡屡受挫。县就业局推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为她打开了进入县人民医院见习的大门。如今,凭借出色表现,她已顺利通过考核,成为该院正式员工。“感谢就业部门推荐,让我学以致用,找到心仪工作。”吴馨悦说。

“敲门”寻岗,既敲毕业生家门,也敲用人单位的门。县就业局主动对接县人民医院,按需开发见习岗位,让更多像吴馨悦这样的高校毕业生通过见习实现就业。

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书洲表示:“就业见习计划实现了毕业生和医院的双赢。先见习、后就业的模式,提升了毕业生职业技能,降低了单位用人风险和招聘成本,既满足医院发展需要,又为基层卫生事业注入新活力。”

武胜县打出“线上+线下”就业服务组合拳:线上开展45场直播带岗,吸引超11万人次观看,“安心就业”数智平台全天候推送招聘信息;线下开展全方位创业扶持,积极组织创业培训,并设立66家见习基地吸纳人才。

县就业局工作人员李泽波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与县内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合作,特别是医疗、教育、乡村振兴等急需领域,开发更多优质见习和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走稳走好职场之路。(武胜融媒 曹倩)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