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抓好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决策部署落实,大力开展学法普法活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能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较好成果。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优化政务服务。简化审批流程,减免申请材料,压缩审批时限,全程网办事项100%,梳理文旅办事指南70项,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市办理行政许可189件,其中营业性演出45场(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1场)。出台优化“两个环境”八条措施,梳理中央和省、市文旅行业惠企政策,扎实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拨付惠企资金46.9万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热情;建立重点文旅项目(企业)包联机制,对企业进行保姆式、全过程服务,帮助解决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制定企业合规经营手册,开展送法进企业,引导企业合规经营。二是护航公平竞争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关于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的通知》,把公平竞争审查程序纳入市场准入、产业发展、经营行为规范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制定流程当中。2024年审查涉及市场主体活动的采购项目18件。对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专项清理,未发现存在违反公平竞争的情形。
(二)严格依法行政,决策和管理进一步科学规范
一是落实法律顾问服务制度。通过内外结合、互相补充的方式,聘用法律顾问与公职律师共同负责我局招标文件、合同(协议)、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2024年我局2名公职律师和1名法律顾问共提供意见建议100余份。二是履行法制审核职能。对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的事项,做到应审必审。2024年共审核重大行政处罚案件2件,从事实认定、证据链条、办案程序、文书规范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三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在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开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常态化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代市政府起草和部门制定的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开展清理,宣布继续有效1个,到期失效6个。四是加强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健全内部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提高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水平。2024年办结政协提案47件(主办31件),办结率、答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不断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建立了政务舆情收集和研判制度,畅通社会监督渠道,主动公开我局举报投诉监督联系方式,积极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接收市政府12345政务热线工单36件,办件满意率100%。
(三)加强文化和旅游重点领域立法,推动出台《广安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等重要论述精神,用心用情用力把广安红色资源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牵头起草《广安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于2024年11月6日广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24年12月4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四)开展普法宣传,不断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落实普法责任制。制定《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提升领导法治能力;印发《2024年普法工作计划》,明确各科室(直属单位)普法职责任务,不断推进文化和旅游普法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开展多种形式普法宣传。把握文化和旅游关键节点,在“12·4”国家宪法日、“5·18”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多种形式针对性开展宪法、民法典及文化和旅游行业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一对一普法1000余次;组织文旅企业开展专题法治培训1次。三是加强干部法治培训。坚持党组会会前学法,制定《2024年党组会会前学法计划》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13次;开展四川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2024年覆盖率100%,组织全体干部积极参与竞赛答题;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在四川省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平台开展网络知识培训,参加理论知识培训考试,通过率100%;开展2024年文化市场执法工作半年总结会暨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以赛促学,提升执法人员专业能力;开展新进文化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从文化广电旅游等领域的法律法规进行培训,提升新进人员行业法律知识能力,开展以案释法、法律文书制作培训,提升新进人员文化执法业务能力。
(五)加强执法检查,提升执法监管能力
一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梳理调整“一目录四清单”行政处罚事项,依法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处轻罚,持续规范执法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全年共查办案件47件,罚没收入50余万元。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查办公安部门移交案件3起。二是深入推行一体化执法检查。联合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环保、交通等部门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旅游景区、文博场馆等场所以及态冰音乐节等活动现场开展联合检查20余次。三是深化渝广法治合作。与重庆多地文化执法队伍签订文化执法协作协议,建立“合广长”文化执法联席会议机制,共举办联席会议4次,对开展渝广两地,特别是渝广临界地区文化执法协作奠定良好基础。成功举办川渝地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案卷集中交叉评查活动,评查内容涵盖网络文化、娱乐场所、出版物市场、演出市场等多个领域执法案件,从案件的立案、证据收集、法律适用到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合理性,逐一进行严谨剖析,加强了川渝两地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领域的深度合作,促进了执法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四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开展营业性演出活动整治、未成年保护等专项行动。对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歌舞娱乐场所涉未成年人有偿陪侍案件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从严从重查处,对情节严重的3起案件进行顶格处罚,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二、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依法行政意识有待提升。存在重业务、轻学法的现象,个别干部职工主动学法的意识还不够,干部职工法治意识、法治思维还需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需提高。二是法治宣传形式单一。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开展的普法活动类型不够丰富,仍然是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答疑等形式开展的集中宣传。三是执法监管机制不够完善。部门联合执法监督机制仍需完善,联合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三、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
一是严格执行述职述法制度。局主要负责人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履行职责,在年度述职中围绕法治学习、重大事项依法决策、文化市场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决定等进行述职述法。二是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局主要负责人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切实履行法治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全面推动中央、省委、市委法治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审改《2024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2024年普法工作计划》等文件;党组会听取2023年依法治市工作开展情况,部署安排2024年工作任务,审议规范性文件清理情况,组织研究《广安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立法相关事宜等。三是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充分发挥本单位法规部门和法律顾问作用,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前,严格实行合法性审查,提高依法决策水平,组织研究重大行政处罚案件2次。四是不断提升领导班子依法行政能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必学内容,2024年第7次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治省、治市工作决策部署,扎实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坚持依法行政。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系,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理念思维、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及时对外公布清单,接受群众监督。严格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中的作用。
(二)开展文化和旅游普法宣传。重点围绕新出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广安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等法律法规,创新开展普法进景区活动,多措并举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让法律条文“活起来”。针对行业特点分类制定企业合规经营手册,开展送法进企业普法活动,针对性地进行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深化文旅系统法治理念。
(三)严格规范文明执法。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制定年度抽查计划,依法严格查处违法行为。强化科技支撑,加强非现场执法发现问题与现场执法取证办案有效衔接。强化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联动,积极推进与有关部门行政执法衔接,高效开展川渝联动执法。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
专此报告。
中共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 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