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建设中的县中医医院项目。(航拍)
2023年以来,岳池县结合县域实际,紧紧围绕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强化项目推动、补齐工作短板,持续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公共卫生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尺。连日来,岳池县中医医院迁建项目工地一片繁忙景象。项目建设单位正抢抓工期,紧张施工。
紧急医学应急楼建设项目规划建筑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设包括紧急医学应急楼、发热门诊等在内的主体和附属工程。预计发热门诊明年一季度建成投用。
作为整个迁建项目的附属工程之一,2023年7月,发热门诊施工标段挂网招标,8月14日签订施工合同,8月16日施工方进场施工。目前,该工程正在进行楼层砌体、坡屋面和贴瓦、外墙真石漆等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岳池县医疗应急能力。
据岳池县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罗晓岚介绍,发热门诊规划了100至150张床位,平时是医院的一个病区,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就能迅速变为独立的院区。该项目得到了省、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与此同时,新院区主体建筑的内部装修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有望在今年一季度完成门诊和体检中心搬迁。
岳池县中医医院成立于1980年,集全县中医医、教、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于一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医院现有硬件设施已不能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罗晓岚告诉记者,中医医院的老院区在全市同类医院中面积最小,只有1.6万平方米,但该院每天的门诊量就有1000多人,住院人次达500人。
“非常拥挤,院区比较紧张。”罗晓岚告诉记者,岳池县中医医院迁建项目投用之后,一期就拥有700张床位,建筑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将改变群众就医难现状。
与此同时,岳池县人民医院慢病诊疗综合大楼也进入了收尾阶段。该项目建设面积1.5万余平方米,规划床位400余张,预计今年3月全部投用。
岳池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杨文清介绍,慢病诊疗综合大楼主要具有三大功能:一是慢病管理,特别是肿瘤患者住院治疗;二是医疗培训,承担川北医学院教学医院的临床资源培训;三是作为该院的病理分子实验室。项目投用后,将为岳池县及其他区域的慢病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的医疗服务。
“慢病诊疗综合大楼主要以诊疗肿瘤性疾病为主,还包括诊疗一些慢性疾病。”杨文清告诉记者,慢病诊疗综合大楼建成后,该院对慢性疾病的管理将更加有序,更加科学合理。
除了慢病诊疗综合大楼即将投用外,岳池县其他医疗项目也加速推进,全力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截至目前,该县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二期工程主体已完工,医养结合得到进一步深化,相关部门引进养老服务公司,签订医养结合中心养老服务合作协议,在九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罗渡镇中心卫生院、石垭镇中心卫生院3家公立医疗机构设置养老床位180张。
下沉优质医疗资源
近年来,岳池县坚持改革赋能,促进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岳池县大力推进医共体建设,推动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目前,罗渡镇中心卫生院、坪滩镇中心卫生院与县人民医院,石垭镇中心卫生院与县中医医院建立起医共体关系。
“县人民医院作为县属龙头医院,有责任、有义务按照国家政策,推动县域紧密医共体建设。”岳池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德端介绍,作为牵头单位,县人民医院已经对全县25个乡镇卫生院以及2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统一信息化建设,最终实现医共体建设。
为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县中医医院在全县基层卫生院中开展了中医实用技术培训。
“2023年,我们组织了六期技术培训。”罗晓岚告诉记者,2024年,该院将加大中心卫生院的培训力度,让优质便捷的实用技术得到推广。
“为促进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我们还将在全市开展,‘西(医)学中(医)’培训。”罗晓岚介绍,2023年该院承办了全市第一次“西(医)学中(医)”培训,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包括妇幼保健院的西医都来学习中医,2年后拿到中医资质,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服务。
同时,岳池县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公共卫生服务,在全县范围内推行“行走的医院”改革,将秦溪镇、黄龙乡、新场镇、朝阳街道、九龙街道作为试点单位,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开展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诊疗量较2022年同期增加34.86%,群众满意度提升16%。
此外,岳池县卫健系统各部门还通力合作,在维护妇幼生命健康、传染病防治等方面狠下功夫,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来自县卫生健康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该县全年免费“两癌”筛查人数达到9500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达到4764人次,免费婚检达到4818人,新生儿疾病筛查达到1903人;结核病检查率达93.1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8.01%;新增普惠托育机构3家、普惠托位140个。
在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强力推进下,2023年岳池县医疗领域硕果累累:5月,岳池县成功创建为省级健康促进县;6月,省卫生健康委推荐岳池成为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10月,罗渡镇中心卫生院完成二乙医院等级现场评审,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高标准通过省级评审;对照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完成省中医药管理局、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家组复核验收工作。
除此之外,岳池中医药产业发展越来越强劲。建强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余亩,新引进中药材种植业主5家,完成标准化基地中药材补栽3000亩,粮药间作、轮作1万亩;升级中药饮片生产线2条,新建黄精、枳壳成分提取生产线2条,投产后年产值7000万元以上;岳池羊山中医药养心谷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岳池中医药规划展示馆成功申报广安市第四批市级科普基地。
对外合作进一步加强。岳池加入了川产道地药材产业联盟、中药材数字产地仓项目;通过引进扬子江药业集团,以“基地共建+基地自建”两种模式,分步建成枳壳、佛手“六统一+全过程溯源”示范种植基地3000亩。
“2024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小县城大健康’这一目标,全力融入重庆都市圈建设,坚决扛起推动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使命任务,以‘健康四川示范县’创建为抓手,积极服务城乡融合发展时代课题,‘夯基石’‘强软肋’‘练硬功’‘塑形象’,为岳池现代化建设贡献卫健力量。”县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岳池融媒 张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