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名现役军人立功受奖背后

发布日期:2024-01-30 15:16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近日,华蓥市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立功送喜报活动,向武警工程大学学员朱劲家人送去朱劲在军校立功的喜报。朱劲于2019年应征入伍,2021年考入武警工程大学。在校学习期间,他以优异的成绩和突出表现,荣立个人三等功,是华蓥市首位立功受奖的军队院校学员。

朱劲是华蓥籍现役军人建功军营的一个代表。据统计,近3年来,华蓥籍现役军人中有248人次立功受奖,其中荣立二等功3人、三等功32人次。一个每年入伍100余人的市,为何会有如此多的现役军人立功受奖?

红色基因融入军人血脉

“我在军营时刻告诫自己,要立足自身岗位为家乡增光。”近日,现为空降兵某部中校的苟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受到华蓥山红色文化的浸润,树立了要做顶天立地英雄的信念。

苟强于2008年6月入伍,曾担任空降兵某旅黄继光营营长。在部队,他始终聚焦铸魂育人,紧盯备战打仗,先后完成系列演习、抗洪抢险等任务;带领专业技术骨干研学研训,梳理形成了数十项技战术教范,培养数十个战车乘员车组,被表彰为“黄继光英雄旗手”、空降兵“天兵追梦人”2021年度十佳人物,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陆军某大队上尉、一等功获得者刘海,把自己在部队取得的成绩,归功于父母从小教育他要养成革命先辈一样不服输、不怕困难的品格。

刘海家在华蓥山深处,从场镇到家走路需要两三个小时,不到10岁,他就每天两次往返于山下学校和山腰家之间。当他埋怨不已时,父亲总是告诫他,就当是对自己成长的磨炼。

刘海说,当时还不太明白父亲的话,后来,特别是入伍后他才理解了父亲的话,并且一直用行动践行着父亲的教诲,把困难当做磨练自己意志的“磨刀石”,在磨练中不断进步。

长期超常规的训练,练就了刘海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本领,他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部队参加“国际侦察兵大赛”、特种部队城市反恐、“尖刀”实兵演习等多项重大活动和任务,先后获得“优秀士官人才”“特战精兵”“最美特种兵”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被保送入军校学习,成长为部队军官。

“在每年预定新兵入伍欢送会上,我们都要给新兵重温华蓥山游击队等先烈的战斗事迹,勉励他们珍惜入伍机会,在军队中刻苦训练、奋勇向前,争取早日建功立业,为父母争光,为家乡添彩。”华蓥市人武部军事科参谋文浩宇告诉记者。

华蓥市还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作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部分学校还开发了红色文化校本教材,让孩子们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多种形式锤炼孩子们的意志品格。

拥军优属赓续“鱼水情”

1月19日,退役军人谭绍勇像往常一样坐公交车去上班,上车出示退役军人优待证后,享受到了免费乘车待遇。“现在退役军人优待政策越来越多,尊崇军人、关爱军人氛围浓厚,生活在这座城市我很幸福。”谭绍勇说。

在华蓥大街小巷,不时可见一块块引人注目的双拥宣传牌,在医院、车站、景区景点等服务窗口,“军人依法优先”等字样让人备感温馨。

近年来,为着力提升现役军人的荣誉感,华蓥市进一步规范调整立功受奖军人家庭喜报送达工作,并完善喜报送达的时限和程序,大幅提高军人立功受奖的奖励金,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光荣的人”,让“最辛苦的人”成为“最幸福的人”。

每年退伍季,该市在重要地段都会悬挂“热烈欢迎华蓥籍退役士兵光荣返乡”横幅,并在车站搭建退役军人服务专区、设立华蓥籍退役士兵接待处,为新退役士兵送上鲜花,合影留念,让退役士兵切实感受到回家的温馨。

华蓥市还积极落实各项优待工作,实行持优待证免收景区景点门票、享受公共服务窗口优先服务绿色通道;为8000余户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大幅度提高大学生入伍奖励金,每年全额资助2200余名优抚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和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65岁以上退役军人实施免费健康体检等优待。

为织牢织密政策保障网,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饭碗”端得更稳,该市组织开展“个性化”职业技能培训,开设电工、驾驶等培训课程,开展专项招聘会,完成退役士官安置和岗前培训,让退役军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拥军优属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让退役军人受到全社会尊重、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广大青年踊跃报名参军,献身国防建设,特别是大学生报名参军数量逐年递增。仅2023年,华蓥市入伍大学生占比79%,其中大学毕业生66%。(华蓥融媒 周松林 范青燕)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