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父亲从电视上了解到遗体及眼角膜捐献的相关事宜,就有了捐献遗体及眼角膜的想法,在了解到捐献者的一对眼角膜有可能帮助3至4名患者重获光明后,他更加坚定了捐献眼角膜的信念。”近日,广安经开区的74岁老人刘朝全不幸病逝,遵照老人遗嘱,其儿子刘志强通过广安区红十字会,将父亲刘朝全的遗体和眼角膜分别捐献给了川北医学院、成都爱迪眼科医院。
刘志强告诉记者,父亲刘朝全文化程度不高,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常年患有脑梗、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母亲已去世多年。由于家庭贫困,他从小就寄住在贵州叔叔家。几年前,他通过自考考上了重庆的一所大学,目前正在读大三。近两年,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行动不便,他便选择回家一边自学,一边照顾父亲。
刘志强回忆说,父亲刘朝全的性情十分温和,生前邻里关系也很融洽。“刚开始父亲说要把遗体捐献出去时,我还不能接受,他反而给我做思想工作,说他身体一直不好,幸亏国家医保政策好,让他得到很多帮助,如果去世后能造福他人,这既是一种报答,也是一种幸福。”父亲刘朝全的话深深震撼了刘志强,于是两年前他就帮父亲联系了广安区红十字会,并填写了捐献遗体(角膜)登记表。
3月10日晚上11时,刘朝全老人永远闭上了眼睛。刘志强强忍悲痛,按照父亲的遗愿,通知广安区红十字会。该区红十字会负责人立即与相关医院取得联系,并协助他们于3月11日凌晨3时将老人遗体转移到医院进行妥善处理。
据了解,刘朝全老人是广安区红十字会今年收到的首例遗体及眼角膜捐献者。自2022年以来,该区红十字会已接受5位捐献者,其中遗体捐献4例,眼角膜捐献4例。(广安区融媒 廖小兵 广安日报记者 龙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