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吃饭了哟。”5月15日上午,邻水县袁市镇龙桥社区,71岁的村民刘少华将做好的早餐端到瘫痪在床的哥哥跟前。
刘少华的哥哥名叫刘正华。1966年,年仅21岁的刘正华因患关节炎导致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从那时起,少年刘少华便帮助母亲做家务、干农活以及照顾哥哥。50多年过去了,刘少华已从少年迈入老年,但他从未有过抱怨。
“我9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妈妈一个人把我们几兄妹拉扯大。哥哥和我相差8岁,小时候都是他照顾我,好吃的都给我留着,他瘫痪了,就该我来照顾他了。”刘少华斩钉截铁道。
1981年,母亲去世后,刘少华义无反顾地将哥哥接到家中,和妻子一起无微不至地照顾。
“母亲去世时,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哥哥,多次嘱托我将来要把哥哥照顾好。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今后决不会抛弃哥哥,决不会辜负母亲的期望。”刘少华含泪说道。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多年来,刘少华为了方便就近照顾哥哥,一直不敢出远门,只能靠种庄稼、打零工维持生计。每年的药费支出给他家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但他从不向哥哥提起,从早到晚奔忙在农活、家务及照顾哥哥中,闲暇时还经常鼓励哥哥要乐观积极认真生活。
“他干完农活回来,还要煮晚饭、给我按摩擦身体,平时还要帮我洗衣服、换床单被套。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长过一个褥疮,真的很感谢他!”谈起弟弟多年来的悉心照顾,刘正华泪流满面。
刘少华多年来如一日照顾哥哥的事迹在当地传开后,邻居们纷纷为他点赞,当地政府、社区也为他争取了相应政策补贴,申请了易地扶贫搬迁房,以减轻他的经济负担。
“感谢党委、政府和社区干部的帮助,没有他们,靠我一个人肯定负担不起哥哥的生活费和医疗费。”刘少华坦言,现在经济压力减轻了,生活也越过越好。
在刘少华的悉心照顾下,今年79岁的刘正华身体仍然不错,精神面貌也良好。50多年来,刘少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手足情深,优良的品格值得大家学习。他被评选为2023年第四季度广安市孝老爱亲好人。
“兄弟一场不容易,对我来说照顾哥哥就是我应尽的责任。”刘少华坚定地说,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在他心中变成了一份责任,也是他积极生活的力量源泉。(邻水融媒 肖智方 广安日报记者 王珂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