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朱圆圆(前排左三)归来。
5月21日下午3时,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朱圆圆在成都某医院成功完成捐献后归来。市红十字会、岳池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手捧鲜花,在广安南站出站口附近为其举行了一场简短而又温馨的欢迎仪式。当天,她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了21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我市第6例、岳池县首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80”后朱圆圆,是岳池县罗渡镇中心卫生院院感科的一名护士。2022年,她主动参加了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并成功加入中华骨髓库。在谈及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初心时,朱圆圆回忆,当时通过红十字会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意义重大,如果配型成功,可以挽救一条生命,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家庭,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今年2月,朱圆圆接到了四川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工作人员问她还记不记得自己加入过中华骨髓库、是否还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电话这头的朱圆圆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了下来。
“接到电话后没有想太多,我的家人也都非常支持,认为这是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情。”朱圆圆告诉记者,随后,她在家人的陪伴下开始了准备工作。因体重过轻,她开始通过清淡饮食、保持运动量、调整作息时间等方式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达到捐献标准。
抵达采集医院后,经过初配、高配、体检、动员剂注射,不算短暂的等待过程,朱圆圆有过紧张但没有动摇,“从接到电话的那刻起,我就非常坚定地想要去做这件事情。”5月21日,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功采集完毕。
注射动员剂那天,朱圆圆收到了由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转交,来自患者母亲的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你愿意伸出援手,我无法用言语表达对你的感激,你的大爱给了我们这个家一个全新的希望,让我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感谢你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永不会忘记。”朱圆圆称那是“最好的礼物”,收到这封信,她感动万分。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缺陷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溶血性贫血等疾病)的主要手段。我国当前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有400多万人,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4万名以上,每年因白血病死亡的人数在3万名以上。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配型成功,在患者直系亲属中,兄弟姐妹完全配型成功的概率约为25%,与父母配型成功的概率约50%。非亲缘血型配型成功率往往只有几万到几十万分之一,这就需要大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群体,以增加配型成功率,给更多在病痛中挣扎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广安市红十字会呼吁: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中来,进行生命接力,共谱希望之歌。(岳池融媒 甘雨 广安日报记者 李玉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