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持续关注学生的人生走向和未来定位,继续陪伴他们走好进入下一人生阶段前的‘最后一公里’。”今年高考后,广安中学高中语文高级教师刘福强坚持家校联系不断线,心中依然充满对学生的关心与牵挂。
今年56岁的刘福强已经深耕教坛36载。从教以来,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扎实工作、爱岗敬业,以三尺讲台为渡船,甘做教育事业虔诚的摆渡人,努力探寻一片更广阔的教育蓝天,引领学生航向幸福成长的彼岸。
“教师比学生更需要学习。”刘福强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不论是办公室还是食堂,他经常和教研组的同事们探讨教学方法,研讨教材难点,共同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他还经常参加各类培训和讲座,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在刘福强的引领、指导下,龚潇、罗晓锋、叶希等一批青年语文教师逐渐脱颖而出,现已成为学校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骨干。
教师不只是职业,更是使命。作为班主任,刘福强深知仅仅“教好书”还不够,更要“育好人”。“学生一点一滴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陪伴。”这是刘福强常挂嘴边的一句话。班上的学生遭遇困难,不管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是学习问题,他都细心过问、及时处理。当他了解到一些学生因为家庭困难,上学费用得不到及时保障时,他更是慷慨解囊,资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刘老师既是严父,又是慈母,我们都敬畏他;他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我们钦佩他;他博学多才,管理精细,我们依恋他。”刘福强曾经的学生段宁波如是说。
2016年高考前夕,刘福强患上了肛周脓肿,但他并不以为意,仍然带病坚持工作。没想到后来病情变得非常严重。这一次,医生要求他必须立即做手术,他才不得不住进医院。可在手术做完3个小时后,他就不顾劝说,让医生开了一点止痛药便掉头回校。“明天就要高考了,我放心不下学生。”刘福强忍着疼痛说道。
每到高考冲刺阶段,除了教育管理学生,刘福强对家里的很多事情都顾不上了。作为一名教师,刘福强问心无愧。刘福强的父母和其他家人也早已习惯并理解他以校为家的生活状态。但他陪伴家人的时间实在太少了。“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我是失职的。”刘福强非常惭愧地说道。
“刘老师班级管理井井有条,教学工作更是一丝不苟,教学效果也很好。”刘福强的同事邓云燕说,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学生身上,同年级的一些教师称他为“拼命三郎”。
值得一提的是,刘福强撰写的《创造语文环境,提高语文能力》《语文新教材,呼唤个性化教学》《在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之我见》等10余篇教研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公开发表;其公开课《故都的秋》、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讲座接连荣获市一等奖。
这些年来,刘福强所带班级12次荣获市“先进班集体”称号。他本人曾被评为广安市首届骨干教师,广安区“十大杰出青年”“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今年1月,刘福强还被评为“第八届广安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躬耕教坛流芳菲,桃李硕果满天下。30多年勤勤恳恳教书、兢兢业业育人,刘福强的学生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各行各业,其中很多是社会精英、知名人士。“我将一如既往本着对事业痴心、工作热心、学生爱心,以及对未来的信心,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发光发热。”刘福强表示。(广安日报记者 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