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丽:做一个有温度的手术室护士

发布日期:2024-08-12 08:59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一扇大门隔开两个世界,门外是坐立难安的患者家属,门内是坚定沉着的医护人员……手术室是生命重新起航的地方,也是医生护士与死神搏斗的战场。

手术室的温度一般在21℃-25℃,走进手术室第一感觉是冰冷,但在广安某医院手术室里,有着一个温暖的团队,他们的努力让手术室变得更有温度、更有温情,护士邱小丽便是其中一员。

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邱小丽是该医院手术室组长,也是一位在手术室当了9年护士的“老手”,手术室的工作节奏,她早已熟记于心。

每天上午8点,邱小丽就要来到医院进行交接班,随后便洗手消毒,穿好手术衣,戴上帽子、口罩和两层手套。随着无菌单铺好,手术刀、止血钳等准备完毕,接下来便是一台接着一台的手术。

“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邱小丽告诉记者,和病房护士不同,手术室护士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只有当天安排的所有手术成功完成后才能下班。

邱小丽现在还记得,曾经有一名58岁的女患者,多年前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高血压,有一次在家中拄拐行走时因乏力不慎摔倒,导致右侧股骨转子间骨折,下午被紧急送到医院救治,由于其病情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整台手术耗时近5小时。“我们下午4点多上手术台,走出手术室时已是晚上9点多。”邱小丽回忆,尽管当天身体不适,她仍坚持完成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全程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和出血情况,没有丝毫懈怠。

对于这样紧张的工作节奏,邱小丽说她早已经习惯,为了不耽误手术,手术期间,医护人员都尽量不离开手术室。因此,他们都练就了一身“站得、憋得、饿得、忍得”的功夫。

“无论是护士还是医生,都是时刻以病人为中心,只要病人在,我们就在。”邱小丽说。

心系患者 尽责尽业

“弯钳、拉钩……”电视剧里,为了表现手术时的紧急性,常常会出现医生以极快的语速,向护士表达自己需要手术器械的画面。但邱小丽说,在真实的手术室里,这些场景都不会出现。

“医生手术进行到哪一步,需要什么器械,往往可能只需要一个眼神。”邱小丽说,“要完成好一台手术,我们护士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应手术的解剖,做手术时密切关注主刀医生的手术步骤,在他伸出手的那一刻,我们就知道应该要传递什么器械。”如今,邱小丽在手术中已经能做到游刃有余,并以9年“零差错事故”的成绩默契地和主刀医生完成了每一台手术。

除了认真、细心地在手术期间配合医生做手术,邱小丽还注意到,面对手术,病人都有害怕疼痛的恐惧心理。因此,她会想尽办法用行动去安抚病人。

去年8月,邱小丽要配合医生完成一台高难度手术,抢救一个患尿毒症多年的83岁老人。“由于患者高龄,病情复杂,手术难度较大。他躺在手术床上时,我注意到他的眼泪不停往下掉,我当时就意识到他很有可能是紧张害怕。”察觉到这一情况后,邱小丽赶紧用自己的手握住了老人的手,并不断安抚他,“不要紧张,有我们在。”手术中,她也不时俯身询问老人有无不适,老人的紧张情绪慢慢得到缓解,手术顺利完成。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但这份温暖一直让那名患者及其家属铭记于心,直到现在他们还时常打电话给邱小丽聊聊老人的近况。

在邱小丽看来,配合医生治好病人的病是工作职责,但是用自己的爱心和细心换回病人的舒心和安心,让手术室变成医院最温暖的地方,是她职业生涯里最大的追求。

“当护士就要心系患者,尽职尽责,我既然选择了护士这一职业,就会坚守一辈子。”邱小丽依旧在手术室护士这一岗位上默默无私地奉献着,用爱心、真心、热心和责任心,换来了患者的安心、舒心和放心,树立了医护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广安区融媒 冯欢)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