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善水涪江、源远流长,纵横689公里。在位于绵阳江油的涪江中游江畔,广安爱众运营的省内第一个大中型水电站——龙凤水电站巍然屹立。
自2019年启动筹建工作以来,龙凤水电站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清洁能源,不仅扛起了能源保供的重担,也为库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更为扎根于此的水电工作者提供了广阔舞台,在广安爱众水电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突破旧局 夺取新的胜利
近日,记者跟随四川省江油市龙凤水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凤水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瑞阳走进龙凤水电站。只见大坝雄伟壮阔、气势恢宏,库中江水充盈、澄碧如镜,青山绿树倒映江中,宛如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
龙凤水电站于2008年9月6日开工建设,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灌溉及河道生态环境用水等综合利用的混合式开发水电站。该水电站距离江油和绵阳城区较近,电站周边地质结构简单,不易发生地质灾害。同时,电站上游有武都水库,能有效保障枯水期发电能力。
2019年7月,广安爱众结合龙凤水电站优势,并根据发展需要,成功并购龙凤水电有限公司。
“收购前,龙凤水电有限公司在劳动用工、人员管理、技术创新、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规范电站管理,尽快实现与股份公司接轨,成为当时的重中之重。”张瑞阳回忆。
变,意味着突破旧局。正式接管龙凤水电站后,广安爱众从广安、新疆等地调来一批技术骨干,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绩效考核、大力开展学习培训,在绵阳这个“练兵场”,勇于竞争、奋斗兴业的精神和作风开始萌芽。
“我们建立健全行政、人事、后勤、党群管理制度24项,编制龙凤水电有限公司定编定岗定薪方案,开展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培训,确保公司平稳过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龙凤水电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欧居修告诉记者。
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龙凤水电有限公司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2019年,完成龙凤水电站电量采集装置及151红相表升级改造;完成龙凤水电站大坝门机安全监测系统安装;
2020年,投资361.5万元,完成事故照明加装,引水渠、尾水渠护栏网改造等工程;
2021年,完成2号机组调速器、励磁系统的改造项目;完成闸坝下游海漫永久性加固工程施工前期准备等工程;
…………
去年,龙凤水电站机组效率创新高,从渠道降糙前的4.7万千瓦提升到5.25万千瓦,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障。
“迎来新生,阵痛不可避免,只有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齐力奋战,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欧居修说。
凝聚人心 迎来新的“春天”
每天早晨8时许,龙凤水电站,一群着装统一、精神抖擞的水电工作者准时出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在龙凤水电站,38名水电工作者勠力同心、携手奋进,精心管护水电设备,保障电站稳定运行,让奔涌的江水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绿色电能,守护万家灯火。
“团结的力量如同巨大的磁场,彼此相互吸引、相互影响。”在龙凤水电站站长张小利看来,水电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逐渐增强的团队凝聚力。
“公司收购第一年,是压力与动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张小利感慨颇深,广安爱众并购龙凤水电有限公司初期,企业迎来“转制”的拐点,大部分员工是原公司员工,老员工一度担忧离岗,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
如何促使他们尽快融入广安爱众团队?伴随着技术更新和市场转型,企业通过人性化管理,让老员工适应转型过程;通过开展联谊活动、召开交流座谈会、宣讲广安爱众经营理念等方式,让老员工尽快接受广安爱众文化。
同时,结合青年员工较多的特点,广泛开展师带徒、连帮带活动,强化员工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利用元旦、春节等节日,举办运动会、趣味比赛、“青春感言征集”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职工之间的感情,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化党建带团建、带工建,开展“三八”国际妇女节、生产技能大比武等活动,营造出同心、同力、同行的企业文化氛围。
“这些举措为员工搭建起交流沟通平台,凝聚了人心,让员工对企业产生了认同感、归属感。”龙凤水电站生产安全部经理张建东说。
从推倒“心墙”到培育自信,再到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龙凤水电有限公司大力激发职工干事创业活力,提升广安爱众品牌价值,让员工迎来新的“春天”。
“如今,龙凤水电站汇聚起越来越多有活力、有想法、有干劲的青年人才,扬起团结奋进的精神风帆。”欧居修说,众心齐泰山移,在开放包容、敬业奉献、勤劳质朴、追求卓越的广安爱众企业精神的引领和号召下,他们将以实干开路、靠攻坚闯关,积极打好主动仗,为当地发展再加力、再提速,带领团队追梦水电、筑梦水电、圆梦水电。(广安日报记者 王珂宇/文 范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