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芸芸,广安中学高中语文高级教师,广安区第七届人大代表,广安区青年人才库成员,曾获得四川省“四有”好老师、广安市教育体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广安市“优秀教师”、广安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广安市“巾帼建功标兵”、广安区“十大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被遴选为广安市首批“教育家型教师”、广安市“骨干教师”。她参与撰写的德育案例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评为全国优秀案例,由其作词的原创抗疫歌曲《静静的》获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展示评比省一等奖、优秀原创歌曲作品奖,登上央视和“学习强国”平台。
倾听民声: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各位老师,广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大家有什么建议需要我带到会上?”2月20日,在广安中学校园内,杨芸芸正在收集社情民意。
每年全区两会前夕,杨芸芸的身影便活跃在校园各个角落。她深入师生群体,倾听他们对教育改革、课后服务、智慧化教学的呼声;走访社区,收集群众对教育公平、校园安全等问题的关切。2022年,由杨芸芸提交的《整治广安中学校园安全隐患的建议》获广安区委、区政府专项拨款落实;2023年,杨芸芸提交的《关于增加教育经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受到区政府高度重视,为教育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杨芸芸说:“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必须当好群众的‘传声筒’。”
深耕教育:以匠心点亮学生未来
从教20年,杨芸芸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带出9届毕业班,班级学生一本上线率超90%,培养出多名市、区学科第一,指导43名学生斩获国家级语文竞赛奖项。她的课堂被学生誉为“知识的盛宴”——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既授知识更塑品格。面对困难家庭学生,杨芸芸自掏腰包资助生活费,动员社会力量助学,助力2名特困生从班级中等成绩上升为年级佼佼者。杨芸芸更以“身教”感染学生,多名毕业生因受她影响而选择投身教育事业,续写育人薪火。
创新引领:科技赋能教育提质
担任学校副校长后,杨芸芸以“智慧教育”为突破口,推行试题智能评改系统,减轻教师负担;牵头“四川云教”工程,搭建广安中学与市内外44所学校的云端课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杨芸芸向川渝两地教育部门展示广安中学智慧化教学成果,获高度赞誉。面对人工智能浪潮,她在广安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借力AI加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呼吁利用大数据分析学情,为每个学生定制成长路径。“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技术是工具,育人才是根本。”杨芸芸说。
凝心聚力:锻造卓越教师团队
“独行快,众行远。”杨芸芸深知团队力量的重要性,主推“名师工程”“青蓝工程”,通过赛课指导、课题共研,培养出一大批领军教师、骨干教师。她担任青年教师导师,带领团队斩获全国教学竞赛一等奖;创新“教师结对互助”模式,促进城乡教师协同成长。学生们为她颁发“气质女神”奖,同事们称赞她“以柔克刚,以韧破局”,在她的带领下,全校教师凝心聚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荣誉不是目标,热爱方为初心。”杨芸芸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她执著教育理想,护航学生未来,无论是深夜备课的灯光,还是人代会上铿锵的提案,她始终坚信:“眼中有光,脚下有路,教育便能抵达最美的远方。”如今,她仍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砥砺前行,在教书育人与履职为民的路上,续写着向光而行的动人篇章。(李丹丹 广安区融媒 廖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