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3月26日,广安区承平盛世1期小区的住户尹福林拎着两袋垃圾快步走向楼下的生活垃圾数字分类箱。扫码、开箱、投放——随着“滴”的一声,他的手机账户瞬间到账103积分。
“我现在有近6000积分,积分可以兑换洗衣粉、洗衣液、肥皂等生活用品。”尹福林展示手机里的兑换记录。他身后,几位居民正在排队“刷卡”扔垃圾。
“没想到扔垃圾还能得实惠。”60岁的张大娘拿着刚兑换的洗衣粉笑着说。自从推出“垃圾分类换礼品”活动后,她每天把择下的菜叶、果皮单独打包,其他生活垃圾也严格按照分类标准投放,累计兑换了3000积分的生活用品,她也发动全家人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在广安,各地正大力开展“垃圾分类换礼品”活动。城南片区11个社区试点“积分商城”,根据积分奖励规则,正确投递金属(玻璃)、塑料、织物、纸张等可回收物,每投递200克可分别奖励10积分、100积分、40积分和80积分;正确投递有害垃圾每1次,可奖励1积分;正确投递厨余垃圾,每投递500g,可奖励1积分。获得的积分可以兑换洁厕灵、洗衣粉、油污净等生活用品。
“唐先生,您昨天误将电池投入厨余箱,请在3天内完成重新投放。”家住承平盛世1期小区的唐先生介绍,他手机接入了生活垃圾数字分类箱的智能督导系统,系统通过人脸识别和重量感应,能追溯90%的误投行为,一旦发现误投,系统将自动发送提醒短信,社区志愿者则上门“一对一辅导”。
生活垃圾数字分类箱还可实现箱体满溢自动报警、投放错误实时提示,甚至能根据天气调节内部温度防止异味。
承平盛世1期小区物业经理伍显涛说:“之前小区垃圾桶内厨余垃圾产生的异味非常重,通过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实现封闭式管理,异味消除了,小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截至目前,投递智能垃圾分类箱的垃圾总量为393.11吨,其中其他垃圾136.85吨、可回收物109.81吨、厨余垃圾146.32吨、有害垃圾0.13吨;发放积分1837.8万分,积分兑物600余件。
“垃圾分类不仅是环保革命,更是生活方式的焕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容科科长李春桃表示,将计划投资5000余万元,推动541个分类投放设施收集点的标准化升级改造,规范分类收集设施标志标识,完善洗手、消毒、遮雨、监控等功能。(广安区融媒 唐永军 广安日报记者 唐培林 向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