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媛:用“匠心”守护万家灯火

发布日期:2025-04-26 09:00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老人家,您平时有什么用电方面的需求,都可以联系我……”4月19日,在广安区莲塘湾社区党群服务站内,国网四川电力(广安)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总队长蒙媛,正在与社区居民李长贵交谈,了解“银发族”居民的用电需求。

这位扎根在电力一线的总队长,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日复一日的钻研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国家级“蒙媛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四川工匠等称号,还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1997年,蒙媛从成都水电校毕业后,正式跨入电力行业,在国网四川广安供电公司做一名电能表修校工,这一干就是20多年。

刚参加工作时,恰逢广安供电公司从地方电力公司手里接管供区,基础档案十分欠缺,计量装置安装凌乱、落后,严重影响了后续工作的开展。

蒙媛便与同事一道,逐条线路查看用户计量装置情况,晚上加班绘制广安市城区计量装置安装网络图,并重新建立每个用户的计量档案。蒙媛说:“当时什么都不想,就是一心要把工作干好。”

后来,她担任了国网四川电力(广安)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总队长,“群众的需求就是我工作的起点。”蒙媛说,“无论刮风下雨,或是凌晨深夜,凡是用电难题,只要居民一个电话,我们全年无休,随叫随到。”

蒙媛所在的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不仅开展电力故障抢修,还常态化开展扶贫济困等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各种生活难题,被亲切地称为“电力110”。

2022年夏季,我市遭遇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在让电于民、节电为民、争电惠民的关键时刻,蒙媛带领共产党员服务队走商场、进企业,引导企业错峰用电,宣传节电方法,尽全力保障居民客户用好电。

农村地区旱情严重,蒙媛和队员们携带2台抽水设备走访严重干旱地区,帮助农户灌溉作物,使高兴镇花嘴庙村柠檬种植基地的60余亩土地及时得到灌溉,保住了该村合作社20余户农户当季的收成……

此外,蒙媛还和队员深入敬老院、川电留守学生之家等组织机构开展爱心公益活动,参与“学雷锋日”“无偿献血日”等社会公益活动。

科技成果点亮美好生活

在国网广安供电公司14楼,有一间以蒙媛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

“这里是企业的创新工坊、金点子汇聚地,也是我所领衔团队创新创效的主战场。”蒙媛说,“工作室成立10余年来,团队已完成了150余项创新,获国家专利94项、各类奖项60余项,创经济效益上千万元,被授予四川省十佳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一间小小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如何迸发出巨大的创新潜能?

“我们的每项创新,出发点都是便民。”蒙媛告诉记者,2015年,在一次日常表箱更换中,她发现悬挂在室外立柱上的电表箱日晒雨淋,容易生锈,更换时必须停电,拆除安装表箱时间长、效率低。

能否在不停电的情况下提高更换速度?

蒙媛与工作室成员多次试验后,发明出一种新型电能表箱,不仅安装简单且无需停电,更换时间从原来需要2小时缩短为几分钟,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也方便了客户。

2018年春节,蒙媛接待了一位老年客户,她因摸黑爬高去插电卡摔了一跤。蒙媛就和工作室成员思量,如何解决高处电表插卡难的问题。

2020年,蒙媛工作室研制出了“小萌”智能电表AI助手,把它插到家里任何一个插座上,都能与家里的电表通讯,所用电量及剩余电费也会自动显示在屏幕上,而且足不出户就能充值。为方便用户使用,还增加了一套语音提醒功能,只要叫一声“小萌”,它就会回答问题。她还预先设想到对老年人口齿不清,“小萌”听不懂的问题,又为小萌加了一个“触碰”功能,不用说话,只需拍一下,小萌就会自动语音报出用电情况,余额不足还会提醒主人充值,彻底解决了老人使用智能电表遇到的难题。

这几年,蒙媛率领工作室成员陆续参与了科技研究项目“配电网计量装置复杂工况下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等一系列创新项目。她还利用先进科技成果,改进现有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将广电网络光纤技术与电力采集设备数据的传输相结合,采用光纤传输后的小区,电力信息采集成功率达99.99%。

“自己一个人的成长不算成功,我将带领更多年轻人参与研发,为企业培育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谈及未来打算,蒙媛表示,将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新兴产业布局,带动团队年轻人推出更多的量产化创新成果,让队友们在干中学、学中干,共同为电力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广安日报记者 卢琴)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