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印发《科学用电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全社会节能降碳,提升用电能效,优化用电方式,通过精细化管理措施,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方案》明确了节电启动条件与量化目标:当电网负荷突破去年最高负荷的95%,且气象部门发布橙色及以上高温预警时,全市将在公共机构、工业企业、商业场所、景观照明和家庭社区五大重点领域同步启动节电行动。具体目标包括:午间高峰(12:00—14:00),公共机构(医院等民生保障场所除外)平均用电负荷较正常日降低10%;晚间高峰(20:00—22:00),商业场所和景观照明平均负荷较正常日降低10%。
针对五大领域,《方案》部署了差异化任务。
公共机构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照明、空调、电梯等设备管理,要求空调制冷温度不低于26℃,关闭非必要照明,推行三层以下电梯不停层。积极推动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并强化节电检查与评比。
工业企业需严控非生产用电,优化生产运行,将高耗能环节转移至低谷时段,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确保自备电厂和应急电源在关键时刻顶峰发电。
商业场所重点加强空调管理(制冷温度不低于26℃),推广节能灯具和智能控制系统,优化电梯运行。
景观照明将优化运行时间,在高峰时段减少运行2小时,严格控制过度亮化项目。用电紧张时,关闭氛围灯、霓虹灯等非必要照明。
家庭社区层面,倡导绿色低碳生活,鼓励电动车避开高峰充电,开展“少开一台空调、日省一度电”行动,培养全民节电意识。社区及电网企业将对异常高电量用户进行提醒劝导。
为确保方案有效落实,我市将完善市、县两级节电组织体系,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市级部门协同推进,各县(市、区)政府、园区管委会与属地供电企业共同负责。同时,全市将广泛开展节电宣传,营造全社会节约用电、科学用电的浓厚氛围,引导全市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保障民生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应对夏季用电高峰。(记者 侯懿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