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孩子去哪儿”成了不少家庭的烦心事。连日来,为破解暑期儿童“托管难”“辅导难”,团县委聚焦青年群体子女托管需求,依托社区“童伴之家”,整合多方资源,推出系列公益性暑期托管服务,让孩子们在关爱中度过安全充实的假期。
7月13日,在沿口镇嘉陵社区“童伴之家”,暑期公益托管班正在上课。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诵读古诗、研习国学。“和AI做朋友”等趣味课程更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探索知识海洋。
“以前暑假常常一个人待着,现在有很多学习伙伴,太开心了!”学生唐晟伦的话道出许多孩子的心声。
“课程丰富,能学到许多新知识,还能和小伙伴交流,娃娃高兴,我们也放心。”家长唐开玲的认可,道出了托管班的价值。
这个由7名大学生志愿者和4名教师志愿者组成的托管班,不仅辅导功课,还开设书法、美术、音乐及安全教育等课程,以“托、管、教”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孩子们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暑期托管志愿服务。我们不仅辅导功课,还通过趣味活动拓展孩子的视野、培养兴趣,也让自己收获了社会责任感与快乐。”志愿者潘越说。
走进沿口镇建设北路社区“童伴之家”,这里同样活力满满。来自成都外国语学院国际传媒艺术学院的6名大学生志愿者正在开展“悠悠我情,爱满武胜”关爱活动。志愿者们将专业特长转化为生动课堂,用梵高的《星空》、敦煌的飞天壁画串联起中外艺术史,引导孩子们了解艺术演变的过程,激发孩子们对艺术的浓厚兴趣。此外,还教唱英文儿歌、重温红色故事,让假期生活精彩纷呈。
“来到这里真是太好了,还有剪纸等非遗和艺术课程。”学生符家强难掩兴奋。“今天的夏商周艺术课很有趣,知道了古代人怎么画画、做器物,现在我对历史非常感兴趣。”学生唐茜悦分享着课堂收获。
除了艺术启蒙,课业辅导同样扎实。志愿者们提前了解每个孩子的薄弱学科,针对性制订辅导计划:帮五年级学生攻克方程应用题,带三年级孩子练习英语自然拼读,陪低年级学生认读生字、练习口算……志愿者们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困惑。
“以青春回应时代,既点亮孩子成长,也在奉献中实现自我成长。”志愿者周林枫的话,道出了服务的意义。“用专业所长回馈社会,在互动中厚植家国情怀,让青春力量在基层绽放。”志愿者贾瑞的心声,彰显着青年担当。
从嘉陵社区“文化+科技”的托管服务,到建设北路社区“艺术+辅导”的特色课程,这些专属定制的暑期托管班,是武胜县破解暑期“看护难”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武胜县持续完善暑期托管服务体系,形成以社区“童伴之家”、学校托管点为主阵地,多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服务格局,有效缓解家庭看护压力,让孩子们在假期收获知识与快乐,更让家长们少了牵挂、多了安心。(武胜融媒 王勤鸿 段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