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一早,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人头攒动,大厅的屏幕上,各类税收数据随时更新,一目了然;办税、涉税咨询、开具完税证明……各项工作繁忙而有序。
“不用两地跑,现在办税比以前方便多了。”一名前来开具完税证明的企业财务人员表示,公司注册地在重庆渝北,以前办税在路上就要耽搁不少时间,现在走路不到15分钟就能到办税中心。
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是川渝高竹新区积极探索跨省域税费征管“一体化”的改革创新成果。
2020年初,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同年12月29日,川渝两省市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同意设立川渝高竹新区的批复》,共耕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试验田”。
3年来,两地携手共探改革路径,觅发展方向,寻“最大公约数”,唱“最美双城记”,川渝高竹新区发展势如破竹,改革“试验田”结出累累硕果,一个“开放高地、活力新区”在川渝之间悄然崛起!
看成效 未来新城拔节生长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是川渝高竹新区成立之初就肩负的重大使命。
适度分离如何分?跨省共建怎么建?
“我们先后制定出台建设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重点改革清单等方面的文件,搭建起具有高竹特色的‘两区’适度分离改革创新体系,在跨省域党的建设、运行管理、经济发展等8大领域率先探索出100余项改革成果。”川渝高竹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李佳介绍,按照“共投共建共享”原则,川渝高竹新区制定了新区存量锁定及过渡期运行管理方案,实行“存量收益各自分享,增量收益五五分成”,建立起跨省域协作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近日,在川渝高竹新区南北大道三期工程施工现场,施工队正争分夺秒抢抓工期,三期工程即将建成通车,标志着南北大道将实现全线贯通。
作为川渝高竹新区连接重庆中心城区的主要干线,南北大道起于重庆绕城高速空港东互通,止于川渝高竹新区,全长约35公里。“三期工程全长9.97公里,是川渝高竹新区提升对外通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川渝高竹开发公司总经理张兴照表示,项目建成后,从川渝高竹新区至重庆中心城区通行时间将缩短至半小时,使川渝高竹新区更好融入重庆都市圈发展。
不仅仅是南北大道,高竹互通、川渝路二期、渝广快速通道、华蓥山美丽乡村旅游公路等道路正加快建设,渝广铁路、广涪柳铁路、合广长高速、水高长快速通道等交通“大动脉”已启动建设,融入重庆“半小时”通勤圈的现代综合交通路网雏形已现。
交通的变化,更引得商机无限。
近日,在川渝高竹新区川渝兴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8条生产线上的发泡材料经打包后,将运送到各客户手中。
兴宇新材料从重庆江津整体迁移到川渝高竹新区,于2023年正式投产。“搬迁后,我们的生产线增加了两条,还预留了两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2亿元。”该公司总经理殷光华表示,公司有许多员工来自重庆,得益于日益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家通勤更方便了。
近年来,按照“融圈入链、梯次配套”思路,川渝高竹新区主攻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智能制造和生态文旅康养、现代服务业“2+1+1”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嵌入、主动融入重庆都市圈产业发展链条。
“我们率先建立跨省统一的招商引资体系,猛攻重特大产业项目入驻新区。”李佳表示,目前新区已成功签约重大项目54个、协议投资361亿元,累计入驻企业205户,初步形成了主要为重庆汽车制造配套的现代产业集群。
如今,在这片规划面积2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80%的工业企业来自重庆,90%的企业配套重庆,不出新区便可办理川渝两地的各类事项,省域界限逐渐模糊,不断结出新的改革硕果。
向未来 破题开路再出发
“对接很顺利,企业对新区很感兴趣,近期就会过来考察。”1月9日,川渝高竹新区投资促进和综合服务中心招商引资高级职员黄山欣喜地和同事说起这次外出招商的收获。
春节期间是各地在外企业家、知名人士返乡探亲访友的重要时期,也是招商工作的“黄金”时期。利用关键节点,川渝高竹新区将大力开展返乡企业家走访座谈活动,积极向在外企业家、知名人士介绍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营商环境,邀请在外企业家、知名人士回乡投资兴业。
新征程任重道远,再奋进只争朝夕。“今年,按照‘融圈入链、梯次配套’思路,我们将紧盯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招大引强、招新引高,全力跟进时代长安、首衡集团等目标项目,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个以上。”川渝高竹新区投资促进和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杨继刚说。
项目引进来,落地是关键。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背后,是入驻企业对新区发展的坚定信心,更是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的体现。
“原来,我们给新入职员工办社保、给企业办税要自己往邻水县城跑,有时要花一整天时间。现在不仅在新区内就能办,很多业务还实现了‘网上办’。”说起这些年川渝高竹新区营商环境的变化,四川勇图精创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秀颖感触颇深。
在川渝高竹新区,“办事不出新区”“掌上办”“零跑腿”已成办事新常态,但该区并不满足于此。川渝高竹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川渝高竹新区还将参照重庆两江新区、渝北区政务服务流程标准,用好广安市和邻水县下放事权,实体高效运行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深入探索“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机制,加快建设线上线下综合政务服务平台,为后期跨省域经济管理奠定基础。
在项目建设方面,今年川渝高竹新区将继续以项目为重点,按照“拉骨架、夯厚度、塑形象、兴产业”思路,加压推进46个兴产业、24个拉骨架、37个夯厚度等一批项目建设,聚焦构建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路网,加快推进重庆路二期、广安路西延段、南北大道连接线等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建成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成区雨污管网修整、人行道铺设、道路绿化补植补栽,完成南北大道三期、高竹互通等骨干节点沿线环境提升规划并启动实施;有序推进职教基地、川渝医联体、高竹酒店等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公共服务配套能力。
在改革创新方面,将集成推进跨省域党建、运行、经济、服务、民生5大类28项改革任务,以点带面形成一批跨省域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制度性成果;持续加快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深入开展人才分类评价、岗位管理、薪酬待遇等跨省人才一体化改革。
川渝高竹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始终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拼搏韧劲,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扛牢职责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力蹚出一条跨省域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新路径,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新区走深走实。(邻水融媒 张天文 广安日报记者 龙俊帆 黄钟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