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岳池医药健康产业示范园。
西渝高铁渠江清溪口特大桥建设现场,工人正在浇铸桥墩。
2023年7月26日,G65包茂高速高竹互通正式通车。
2023年11月27日,无人机航拍的武胜县龙女湖中学。
广安港内,一艘又一艘载满集装箱的货运船舶驶离港池,经渠江、嘉陵江,抵达重庆的涪陵港、重庆祥港等港口;
川渝高竹新区,南北大道上川渝两地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成都研发基地科研人员致力攻关,岳池经开区医药健康企业竞相发展,千亿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广安农产品被端上重庆人的餐桌,开启热气腾腾的一天。
……
一个个生动的截面,印证着广安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精度、广度和热度。
2023年3月,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把“同城融圈”作为首位战略,为广安未来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蓝图绘就,号角嘹亮。近一年来,广安深入实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与成渝两地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作共兴、服务共建共享等领域走深走实,坚决扛起“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的重大使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正在广安大地汇聚起磅礴力量,激发起更为澎湃的浪潮。
1 战略引领 抢抓历史机遇奋发作为
这是历史性的战略抉择。
2020年初,党中央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发展大棋局,再落关键一子——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将带动川渝各地竞相发展、追赶跨越。
地处川东北、有着“小平故里”金字招牌的广安,自然不会甘居人后。
近年来,经济总量不大、主导产业不强、城镇化率不高、民生保障不足等问题是制约广安发展的瓶颈。
如何破题?“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速同城融圈,在国家大战略中抢占先机。”广安市委相关负责人一语道破。
问题导向,战略指引。
4年来,广安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动作频频、机遇不断。
2021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出台,明确提出“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
同年11月,市第六次党代会将“坚定实施同城融圈”战略列为广安未来5年行动纲领的“四大战略”之首;
2022年3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广安市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广安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有了更加详尽的行动指南;
2023年6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把广安纳入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统筹推进范畴。
……
2023年3月,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同城融圈战略定位再次明确。
“坚定把‘同城融圈’作为首位战略,增强‘协同’之力,释放‘融合’之效,提升‘发展’之势。”市委书记张彤铿锵有力的话语,为广安同城融圈把脉定向。
近一年来,“首位战略”成为广安高频词,以最强力度推进。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广安市实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行动方案(2023—2027年)》《广安市2023年“同城融圈”重大项目清单》《广安融入重庆都市圈2023年度工作要点》,着力推动广安加速融入重庆都市圈。
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全市上下,以奔跑之势加快“同城融圈”步伐!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成立工作专班,以上率下奋力去跑去要去争,让更多项目、平台、政策纳入中省市重大规划。
——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协同发力,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全面落实“四张清单”,争当击楫中流的“融圈”先锋。
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广安正以“进”的担当、“入”的主动、“行”的自觉,在落实国家战略中打头阵、作示范,出征的战鼓越擂越响。
2 交通先行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在手机上点几下,就有专车接送,太方便了。”1月25日,广安市民张科伟点开微信小程序,输入“快8出行”,再选择乘车时间、上下车地点,不一会儿,一辆7座商务车就来到指定地点,接上他向重庆主城区方向驶去。
1月24日,广安—重庆定制客运开通仪式在广安客运枢纽站站前广场举行,20辆往返重庆—广安的7座商务车整齐停放在广安客运枢纽站站前广场上,为两地群众提供“门对门”“点对点”的定制客运服务。
“广安至重庆定制客运的开通,打破了原有传统客运班线给旅客出行带来的局限,解决了旅客出行‘前端一公里’与‘末端最后一公里’,将有力推动广安、重庆两地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志强表示。
同城融圈,交通先行。
“交通差则区位劣。”广安决策层深刻认识到,深居内陆,不沿边不靠海,广安要想在同城融圈战略中脱颖而出,交通是决定性因素。
近而不快、通而不畅,是广安与重庆交通一体化的最大短板。
对此,广安持续打响“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会战”,攻坚渝广之间重大交通项目,以实现“到重庆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到成都1小时快速通达”目标。
“围绕融入重庆都市圈,我市以渝广交通一体化发展为抓手,在《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基础上,与重庆毗邻地区在项目规划、建设、运输发展等领域全方位常态化展开合作。”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岳池经机场至合川快速通道、华蓥山乡村振兴道路等渝广交通融合项目加快推进;新开行广安至重庆定制客运线2条;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加快建设全省乃至全国农村公路跨省域共建、共治、共享样板;加快推进全省第二批“交通强市”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先行先试,力争建成一批示范性工程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助力交通强省建设……
在国家战略协调下,广安与重庆互联互通不再是“接通血管”,而是基于全局战略的“打通经脉”。
2023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与西部战区空军正式签订新建四川广安民用机场军地协议,机场立项审批的三大支撑要件齐备,为下一步立项、开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前,西渝高铁康渝段站前十一标项目华蓥清溪口特大桥80米连续梁14号墩0号块顺利浇筑完成,挂篮悬浇施工正式拉开序幕,标志着西渝高铁站前十一标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在川渝高竹新区南北大道三期工程建设现场,施工队正争分夺秒抢抓工期,一条连接川渝两地的交通大动脉已经形成,标志着南北大道已实现全线贯通,三期即将建成通车。
经过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会战,2025年,广安和重庆之间有望构建起4条铁路、6条高速公路、8条干线公路、数条跨省公交的互联互通网络,“轨道上的都市圈”正加快形成。
3 产业协同 提升优势产业能级
1月25日,一辆满载600多件汽车天窗、横梁、支撑板等冲压件的货车从四川创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缓缓驶出。当天,这批汽车零部件被运往位于重庆的长安汽车工厂等待组装下线。
四川创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结构件的企业。在该公司走廊上,一张地图清晰地标注着公司客户分布情况。“我们的客户全部来自成渝地区,主要客户群就是成渝地区的汽车生产商。”该公司总经理刘建明介绍,该公司每年销往重庆、成都的汽车零部件超过600万件。
同样以成渝市场为主,在前锋工业园区,由重庆两江新区搬迁而来的四川耀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各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马不停蹄地生产各类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从重庆搬迁过来后,我们企业的年产值翻了几番,去年更是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3亿元。”该公司总经理曹伟笑着说道。
同城融圈,关键之要就是借成渝开放平台之势,借势借力实现自身发展。在这一思路下,我市聚焦关键领域做足“联动”文章,推动更好更快地融入“双圈”。
合(川)武(胜)共建产业园围绕汽摩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两地主导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举办招商推介会,积极承接产业配套项目落地,并探索收益共享等机制,将共建引向深入。园区现已入驻规上工业企业41家,各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合川、岳池在“资源共享、产研互动、园区共建”思路下建立的合川—岳池医药健康产业合作示范园,已入驻南松医药等重庆医药企业7家,转移药品品种42个,引进重庆籍管理人才94人、技术型人才121人。
川渝高竹新区累计入驻企业181户,初步形成了以汽车研发制造为主的现代产业集群,其中,9成以上企业是重庆汽车产业的上游供应商,成功创建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广安高新区成功创建广安首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四川唯一获得重庆市政府授牌的共建机电产业园,70%的企业来自重庆,80%的产业配套重庆。
如今,位于广安高新区、产品主要销往重庆的四川弘融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生产研发已全部从重庆转移到邻水;广安区多地不仅成为重庆榨菜原材料供应基地,还承担部分初加工的任务;武胜县与重庆市合川区在共建产业园基础上出资成立公司,共同开展基础建设、投资开发、招商引资等。
种种迹象表明,我市与重庆产业协同,进一步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壮大的集群效应正不断凸显。
4 服务共享 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李教授,我还需不需要到重庆再复查一下?”“不需要,等报告出来直接远程发给我就行了。”1月24日,邻水县人民医院诊室内,当地患者正在接受“结对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专家的远程指导。
在“家门口”就能看上重庆“专家号”,这样的事在广安并不罕见。从邻水县人民医院挂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邻水分院,双方建立起全国首个跨省域紧密型医联体,到广安区妇幼保健院挂牌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技术指导医院,再到武胜县人民医院挂牌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武胜分院……目前,我市已累计加入成渝等地医联体21个、远程医疗协作网8个、专科联盟92个,开展联合诊疗7万人次,全市三四级手术例次增长77%,年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00余个。这组数据清晰地反映着自启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渝广两地健康领域交流合作日益紧密。
除了医疗,渝广两地“鼓点”密集的联动也在向着跨行政区域审批服务等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
“进一个门,办两省事。”在川渝高竹新区,这已成为渝广两地群众的共识。
“以前,我们给新入职员工办社保、给企业办税需要自己到邻水县城办理,有时要花一整天时间。现在在新区内就能办,这里还有全国首个实体化运行的跨省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全国首个跨省社保服务专窗,办事效率大大提高。”说起这些年川渝高竹新区营商环境的变化,四川瑞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行政助理廖小兰感触颇深。
变化不仅如此。在川渝高竹新区,户口迁移迁入地“一站式”办理、公积金互认互贷、普通门诊和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等190项“跨省通办”、311项“川渝通办”和262项“省内通办”事项全面落地。
渝广之间实现了人社信息化“两地通”、招聘求职“一点通”、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就地认”、社保卡“就近办”、流动人才档案办理“零跑路”,并持续推进扩大异地就医结算范围、联网结算项目。
教育也破圈出圈。
2023年8月30日,武胜县龙女湖中学迎来首届1700名新生。这是广安市首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教育合作示范项目,由武胜县与西南大学合作,从建设到投用仅用了286天。作为建设中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试验区,广安与成渝两地在校地、校际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
从医疗、教育到行政改革,历时4年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让每个身处其中的老百姓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托起了“稳稳的幸福”。
潮至千帆劲,猎猎驾长风。站在首位战略的新起点,瞄准“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目标,广安将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中担当起更重要的角色,展现出更积极的作为,为成渝地区“中部崛起”贡献力量。[各县(市、区)融媒 刘婧 张天文 夏俊林 沈巾钦 广安日报记者 黄钟锐 龙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