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化融合,搭建合作“桥头堡”。健全渝邻医疗管理联席会议和互派互访、交流学习工作机制,先后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12个,到川渝大型综合医院、特色专科医院考察学习及洽谈合作16次;成功搭建“远程影像会诊平台及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系统”,累计共享预警信息45次,合作开展教学查房280余次、远程会诊460余人次。
二、一体化运行,建好渝邻“医联体”。联建医疗卫生人才专家库,16名重庆医疗机构医学专家常驻邻水坐诊带教;通过“师带徒”培养人才156人,选派69名业务骨干、中层干部到重庆三甲医院培训学习,务实推进实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医教研”十项举措,深化科研、技术等领域协作,先后引进肿瘤放射治疗等64项新技术、新项目,助力发表论文365篇,建成骨科、外科、心血管科等专科联盟16个。
三、常态化联动,建设共享“健康圈”。推动形成以医联体牵头单位为技术支撑、医共体为诊疗管理构架的运行模式,县中医医院与重大附属肿瘤医院紧密型医联体正式建成,县人民医院授牌“新桥医院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高滩镇中心卫生院与渝北区人民医院签约建成全省首个跨省域医共体。与长寿区、垫江县签订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合作协议,与渝北区疾控中心签订“疾病防控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持续提升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和联动处置协作水平,累计联合开展卫生应急演练4次、普法执法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