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智”造新标杆 发展闯新路

发布日期:2024-10-16 09:03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图为蜀道物流集团广安路面材料基地自动化、智能化车间一角。

10月10日,西南地区最大的沥青供应链综合服务体——华蓥市高兴物流园区蜀道物流集团广安路面材料基地生产车间里,2条年产20万吨改性沥青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是华蓥“物流港”建设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将有力保障川东渝北等地道路建设需要,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从无到有

建设现代化路面材料基地

作为集生产、储存、中转、研发、交易结算为一体的路面材料产业链保障中心,蜀道物流集团广安路面材料基地是西南地区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最高、配套能力最强、功能最全、产学研融合最深的沥青生产基地。

在基地生产车间,一堆物料码放在指定区域,工人操作着全自动物料拆包系统。无人叉车将各类原材料运送到机器人面前,机器人对物料进行影像识别、自动抓取,物料便经过传送带无缝对接至全自动拆包机。

“这是西南沥青企业首个物料自动输送装置,具备全过程自动化、精准投料、密闭输送等优势,可有效减少损耗与环境污染。”四川蜀物路面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政介绍,基地将传统生产线日需工人量由15人降至6人,产品的质量合格率也大幅度提升。

据了解,该基地占地约100亩,静态存储能力达6万吨,并配备1500吨改性沥青存储空间,拥有两条年产20万吨的改性沥青生产线。

不仅如此,该基地构建了集智能物料输送、改性生产、品质控制、环保运行等智慧生产区。

“基地实现了工艺和核心设备突破,能够同时进行上方连续进料和下方连续出料,确保高效稳定。输料与称重系统采用高精度技术,在同等产能下比传统胶体磨能耗低约20%—25%。”张政介绍,基地还实现了“一机多能”,集橡胶改性沥青及聚合物改性沥青生产于一体,传统工艺每小时可生产20吨到40吨,新生产线可以实现60余吨,单日产能达1500吨。

同时,该基地还配备了中央控制室,实现对研发、生产、检测、能耗、销售等全流程的动态可视化与网络集成化管理,稳固提升产品质量。

“基地的投产运营标志着蜀道物流集团沥青加工网络布局全面成型,将与蜀道物流集团成都、昆明等地沥青加工基地连点成网,为整个西南地区改性沥青需求提供有效支撑。同时,也对增加地方就业、助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蜀道物流集团董事长赵飞说。

融入“双圈”

打造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大型国企”为何会选择落户华蓥?打开地图,不难发现,广安是四川离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地级市,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桥头堡”“前沿阵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原来,沥青作为蜀道集团公司旗下高速公路建设养护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仅改性沥青需求量预计超过30万吨/年,但作为交通强省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蜀道集团长期以来却采用项目建设到哪里,就利用当地或项目附近的沥青生产制造设施进行就近加工的方式“借灶煮饭”。

面对庞大的高速公路建设物资需求,蜀道集团下定决心建设集生产、仓储及中转为一体的路面材料产业保供中心,打通改性沥青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全产业链条,建立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沥青供应基地,变“借灶煮饭”为“造船出海”。

“广安市、华蓥市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蜀道物流集团布局物流园区网络体系和沥青加工供应体系的重要枢纽城市。”赵飞说。

据悉,项目前期,四川蜀物路面材料有限公司对四川及重庆境内十多个地区进行了考察调研,通过比较各地区位、交通、政策、产业、发展环境以及相关招商引资政策,最终决定将路面材料基地落户于华蓥市高兴物流园区。

“大型国企”信心的背后是华蓥市大力发展物流产业集群的决心。

“我们将以最优质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良的环境全面做好要素保障,倾力为项目生产运营保驾护航。”华蓥市委书记徐纪敏说。

“无论是项目政策制定、资金筹措,还是项目施工、运营管理等方面,华蓥市给予了大力支持和保障。”张政说,“我们见证了华蓥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高度重视和显著成效,未来我们对与华蓥市的继续深化合作充满信心。”

面对华蓥市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有了路面材料项目顺利投资经验,蜀道集团还在高兴物流园区落点布局了智慧公铁物流基地及新能源保障基地、玄武岩纤维新材料等重点项目,助力华蓥建设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重要物流枢纽地,让华蓥品牌享誉省内外。(华蓥融媒 尹梦娇/文 邱海鹰/图)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