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产业上游”配套。按照“成渝销售端,虎城生产端”理念,与重庆客商达成轻纺制品合作协议,建设轻纺富民车间3家、轻纺个体户120个,带动群众就业350余人。顺应成渝农产品需求特点,利用青花椒全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平台,与川农大成都校区联合开发无刺青花椒等新品种,开发青花椒啤酒、青花椒洗护用品等10余类热销产品;抢抓畜牧需求旺季,销往重庆肉牛400余头、田鸡7.2余万斤,分别占全镇肉牛、田鸡销售份额的70%、90%。
二是强化“生态上游”共建。立足渠江流域上游,与重庆同频共振,强化水生态治理,争取国家储备林项目资金80万元,在渠江流域虎城段种植水土保持植被绵竹1000亩,引进客商建设集精深加工、多渠道售卖为一体的竹产业加工产销中心,实现竹产品就地集中加工包装、转化增值,推动绿色经济加快发展。
三是强化“人才上游”支撑。搭建就业平台,精准对接成渝企业需求,动员辖区群众参加区级招聘会10次,组织带领群众参加专场招聘2次,开展专题技能培训2次,为成渝等地务工人员发放交通补助11.28万元,目前全镇50%的外出务工群众、80%的外出就读学生所在地为成渝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