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达海 以运兴业

——广安加快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物流副中心走笔

发布日期:2024-12-25 08:48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广安港。 周琪均 摄

 

武胜县万善物流园区。

物流畅,口岸通;开放活,经济兴。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我市,处处可见一片片火热的场景:西渝高铁建设如火如荼,广安港展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一座座物流园、一个个分拨中心、仓储配送、现代商品中转中心雄姿展现……“川东物流枢纽”正沿着铁路、高速、港口向我们疾驰而来。

顶层设计 降本增效

今年11月11日,四川首个国家级煤炭储备基地——华蓥市高兴煤炭储备基地迎来首列运煤专列。该专列运载3000多吨战略性兜底保供战略储备煤炭,从陕西蒲石入川。这也标志着该储煤基地正式投入运行并规模性接纳储备煤炭,为四川打通了一条“北煤南运”大通道。

高兴煤炭储备基地是川渝两地共建20个重大能源项目之一,已纳入国家区域性煤炭应急保障基地规划布局。项目位于华蓥市高兴物流园区,襄渝线高兴中间站东南侧,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4.96亿元,设计静态储煤量60万吨,周转配送能力600万吨/年,计划建设铁路装卸、储煤、配煤、智能集控、环保等系统,为政府规划的煤炭储备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能源建设项目等。截至目前,该基地已实现煤炭储备5万多吨。

高兴煤炭储备基地的建设和运营,是我市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快速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升级版的重要成果。

按照重庆都市圈北部物流副中心发展定位,我市依托西渝高铁、广安机场,高标准规划高铁货运物流基地和空港经济区等高能级枢纽,争取武胜万善站等融入“渝新欧”大通道,打造广安现代物流新增长极。提质增效广安港、华蓥高兴货运站,推动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持续优化运输结构,通过多式联运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在顶层规划中,我市整合全市消费、外贸、交通等大数据资源,搭建服务全市、融入区域、对接全国的物流信息平台,服务帮助物流业上下游、供应链前后端精准对接;支持物流企业探索运用物联网、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更大范围实现供应链体系整合,提升物流活动的运作效率。

目前,全市初步成形前锋物流园区、武胜县万善物流园、华蓥高兴物流园区、枣山物流园区以及广安港物流中心的“4+1”物流格局,形成铁路、公路、水路相结合的国际联运模式。

做强龙头 做大集群

12月18日,邻水县冷链物流园水果批发市场内,按数字编号的冷库排列整齐,各色水果批发门市一字排开,现场车来车往、人头攒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年关临近,拥有两个冷库和一个经营门市的商户吴成银正忙着为客户选送苹果、砂糖橘等水果。吴成银告诉记者,他从事水果批发已有10余年,两年前从旧城区搬到冷链物流园,市场管理更规范,门市租金比原来降低了30%左右。同时,物流园距离高速公路出入口近,货物周转效率大大提升,综合运营成本下降了一半,营业额也实现了增长。

邻水县冷链物流园由邻水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其中的水果批发市场于2022年10月投入运营,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设有33个经营门市、22个储存冷冻库、15个库房,目前呈满负荷运营状态,集中了全县的水果批发业务。该物流园还启动了后期项目建设,将建成集物流、冷链、加工、生产、电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冷链物流园区。

“目前,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2%,预计明年5月建成投用。”邻水县冷链物流园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李博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增加3万吨的冷藏冷冻和5万吨的商贸储存库容,形成冷链物流区、电商物流区、水果批发物流区和一个水果批发市场的物流格局,极大改善川东渝北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实现年产值1.5亿元以上。

除培育本地企业外,我市还加大招引力度。今年8月,总投资1.5亿元的京东云仓项目正式落户华蓥,来自国内各行各业首批20户品牌企业同步签约入仓。这也是川东北片区第一个落户的京东云仓,标志着我市在智慧物流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预计3年内将打造5—8个“京东+产业”基地,吸引300余家企业入驻,培育“两上”企业150户以上,实现平台销售额5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2亿元、税收2000万元。

这是我市大力招引和培育投资主体,做大做强物流产业集群的缩影。

近年来,我市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市域公路、水运骨干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为物流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目前,枣山物流园区已入驻中通快递、韵达快递、广运物流等重点物流企业,前锋物流园已入驻中石油、海晶石油等重点企业,华蓥高兴物流园区已入驻万丰物流有限公司,武胜县万善物流园区已入驻四川天禾粮油仓储物流企业。

补齐短板 明确定位

近年来,我市商贸物流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不少问题。据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物流管理方式仍然处于多部门分环节管理,管理体制亟须完善;物流园区覆盖半径和区域效应缺乏统筹规划,且市场定位、功能定位存在交叉现象;运营模式单一、信息化水平不高、缺乏龙头企业与专业人才等方面的问题。

如何发挥优势,建设商贸物流发展新高地?

“下一步,我们将探索优化运行模式,研究制定广安商贸物流园区规划,对可建区域、辐射范围、功能定位等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让物流园区布置更加科学合理,互为补充。”该负责人表示,拟在枣山园区重点打造川东北生活性商贸物流基地,广安经开区重点打造生产型物流及水运物流基地,前锋区重点打造大宗商品仓储基地,武胜万善重点打造仓储物资集散地,岳池县重点打造川东北医药物流中心,华蓥高兴重点打造全国二级铁路物流基地,川渝高竹新区重点打造无水港物流基地。

该负责人在下一步打算中还提到了“虚拟港”。据了解,虚拟港口‌是一种通过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实现港口功能的虚拟化。它通过手机App预订、在线查询、到港船边直提等方式,简化货物运输流程,提高物流效率。“我们将打造公铁水多式联运‘虚拟港’,并推动招引大型物流企业入驻运营,强化广安在川东渝北区域的枢纽地位,更好地融入重庆都市圈物流体系。”

此外,还将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商贸企业、物流企业优化整合资源、扩大业务规模,开展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扶优扶强”理念,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力争培育一批规模大、质量高、有品牌影响力、能够承接大枢纽大平台运营能力的龙头骨干物流企业。还将提升商贸物流园区数字化水平,加快智能仓库和智慧仓储系统建设,积极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专业化升级。(县(市、区)融媒 张天文 任禹舟 范青燕 广安日报记者 卢琴 文/图)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