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合作 步履铿锵

发布日期:2024-12-27 08:45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广安海关

畅通交通“大动脉”

为湖羊补充草料

岳池经开区一角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广安作为邓小平同志的家乡,改革开放基因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当前,广安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腹地、四川唯一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参与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方面具有区位优势和现实基础。

近年来,广安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东西部协作等国家战略机遇,坚持以跨省域深度融合发展为抓手,围绕建好渝广、深广、湖广、蓉广、川港“五大开放平台”,深入拓展对外合作,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对外开放之路。当下的广安,开放合作的交通基础越来越坚实,开放合作的平台载体越建越扎实,开放合作的环境越来越优渥;开放合作的广安,“朋友圈”越来越大,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

数字说

广渝合作:

与重庆市渝北区共建川渝高竹新区,累计入驻企业201户、投产94户,创建成为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动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一体化发展,501项“川渝通办”“跨省通办”全部落地,31项“渝广通办”特色事项拓展实施,渝广居住证实现互通互认。

广深合作:

与深圳共建广安(深圳)产业园、入驻项目74个;

广安纳入深圳“20+8”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首批对口协作地区,成为深圳“7+6”飞地园区之一。

广蓉合作:

与成都共建“双飞地”生物医药产业园,岳池生产基地集聚医药企业64户,四川仁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全省首批化学合成原料药中试研发平台;

共建“双飞地”以来,园区获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国家级工业绿色园区、第一批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等多项荣誉,被评为“中国生物医药最具特色园区”“中国生物医药最具潜力园区”。

湖广合作:

与浙江湖州共建南浔·广安东西部协作产业园,成为新时代浙川东西部协作典范;

目前广安区湖羊产业年综合产值达2000余万元,57个村集体通过幸福农场年均增收6万元以上。

川港合作:

广安经开区成功申建川港(广安)合作产业园,成为全省重点培育国际合作园区,四川自贸试验区广安协同改革先行区加快建设,“五大开放平台”迸发强劲发展动能。

深一度

奋飞在更广阔的天地间

12月25日,在邓小平故里旅游区,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一架BO—105双发直升机起飞升空,经过40分钟飞行,稳稳降落在重庆沙磁文化广场。本次广安至重庆低空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是广安在低空经济领域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伴随飞机一同到来的,还有重庆与广安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携手共进。根据协议,重庆、广安将积极探索跨省域协同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将广安全面纳入重庆低空空域统一规划管理,推动打造成渝“空中高速公路”广安出入站。

不久的将来,“打飞的”去重庆,将成为市民新的出行选择。

飞机飞过华蓥山,川渝高竹新区正拔节生长。渝北、广安两地的干部正齐心协力,合奏“两区”分离改革的宏大乐章。

飞过渠江,全省最年轻的海关——广安海关,见证了全市进出口总值“三连增”的辉煌:从2021年的23.8亿元,大幅增长至2023年的47.3亿元。今年,新开的广安港至长寿港集装箱班轮航线,外贸航线延伸至新西兰、哥斯达黎加等国家。

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奋进的足音响彻广安上空。

勇于变内陆腹地为开放高地,广安把全域开放拓展作为贯彻落实省委专项支持文件的“五大行动”之一,释放了加快塑造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强烈信号。

在100米高空俯瞰广安——

当下的广安,开放合作的交通基础越来越坚实。西渝高铁广安段穿山越岭、建设正酣,广邻、广武快速通道雏形初具,广涪柳铁路、城宣大邻高速、合广长高速、广渝快速通道落地在即……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会战累计完成投资超400亿元,全市公路总里程超1.7万公里、路网密度全省第一,空铁公水一体联运、融通全国的交通大动脉正逐步形成。

当下的广安,开放合作的平台载体越建越扎实。渝广合作,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协同立法,赋予新区行政主体资格和相应管理权限,206户企业,正在这片土地上跃然生长。深广合作,广安(深圳)产业园已入驻全产业链项目74个,按照“深圳质量、深圳速度、深圳标准”打造的集中式研发等11种业态为一体的深广·渠江云谷已投入试运营。湖广合作,“柑橘+湖羊”产业模式在广安日趋推广,助农增收效果显著,83个协作项目向实向深。蓉广合作,共建“双飞地”生物医药产业园成都研发基地一期建成运营,岳池生产基地已入驻企业64户。川港合作,川港(广安)合作产业园成为全省重点培育国际合作园区。抢抓“双圈”建设、东西部协作等机遇,深化与重点地区合作,形式多样、合作多元、成果愈多,“五大开放平台”迸发强劲发展动能。

当下的广安,开放合作的环境越来越优渥。把优化投资兴业、干事创业“两个环境”,作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重中之重,广安聚焦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搭建政企沟通桥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措施落地落实五个方面制定19条措施,出台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六大行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八条措施、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二十条措施等一揽子政策,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渝广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改革,“两个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

开放合作的广安,“朋友圈”越来越大。4月,湖州—广安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举行,两地在医疗卫生、乡村振兴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9月,与法国蒙达尔纪市正式建立友好城市关系,10月,该市18名青少年来广安“走亲戚”,感受广安蓬勃的发展朝气……

开放合作的广安,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今年1—10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0.5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9.7%,全市引进亿元以上项目92个,协议资金542.81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2.24万户。

舷窗外,四川穗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型耕作机,正通过南北大道,在重庆寸滩港装船远销越南、土耳其等10余个国家;中亨鞋业的1.5万双鞋,即将起航远赴美国……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疾。”开放合作的广安,必将奋飞在更广阔的天地间!

在现场

一个飞地,双城奔赴

12月12日一早,在岳池县创新医药孵化中心,四川仁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仁安药业)质量副总监胡登稳,正带领团队进行新药放行检测。“这是我们刚从成都研究院转移过来的品种,正在做最后的质控检验。”胡登稳自豪地说道。

从成都调任岳池,胡登稳已在这里扎根4年。4年里,他见证了仁安药业依托“双飞地”模式的崛起,也亲历了广安与成都的合作如何突破地域束缚,结出累累硕果。

2020年2月,作为成都倍特药物研究院的研究员,胡登稳接到一项任务——前往岳池县,参与仁安药业的质量团队建设和新药的技术转移工作。

这是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双飞地”模式下的一步“关键棋”:成都负责研发,岳池负责生产。

面对新的挑战,胡登稳与团队一起,逐步完善设施,搭建质控体系,把成都的研发理念与岳池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经过共同努力,2021年,仁安药业销售额突破5亿元;2023年,达到10亿元。“企业的发展,靠的是开放合作。”胡登稳坚定地说。

“双飞地”模式,是广蓉合作的一个创新范本。它打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将成都的科研力量与岳池的生产资源有机结合,构建起从研发到孵化,再到生产、销售和配套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今,在岳池经开区规划建设的3平方公里的“成都园”,已承接仁安药业、爱斯特药业等21户成都医药企业落户。而这仅仅是一个开端。

“从成都看全局,目前已有64家医药企业在岳池生产基地落户。”岳池经开区管委会产业办干部蒲川透露,截至目前,岳池生产基地拥有药品品种375个,其中包括全国独家(优势)品种60余个。岳池原料药产业成功纳入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开放合作的力度不仅体现在企业发展,还体现在对人才的重视。

蒲川告诉记者,借力成都丰富的人才资源,目前,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医药企业已选派80余名科研专家,参与岳池生产基地成果转化,为“双飞地”发展提供优质人才支撑。

从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到人才的跨区域流动,成都与广安的“飞地联姻”,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这既是“大手牵小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的有益探索,也是贯彻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

“这是双向奔赴的时代!”胡登稳满怀期待地说,借助“双飞地”模式,相信企业发展动能将更加强劲,广安发展活力也将更加充沛。

一只湖羊,情牵两地

12月25日,早上6点起床后,割草、喂羊、检查有无异常,徐文平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徐文平是广安区石笋镇白云村党总支副书记,经营着一家幸福农场,养了近200头来自浙江的湖羊。

5年前,徐文平还是村里的种粮大户,从未接触过养殖业。缘从何起?2018年,湖州市南浔区与广安区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启动“湖羊入川”项目,给村里免费送来湖羊。

抓住机遇,徐文平贷款30万元修建养殖场,给村里制定“湖羊养殖计划”,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湖羊产业共同致富。

2020年8月,200头湖羊正式进场。徐文平从零学起,看书、参加培训。渐渐地,他从“养羊小白”变成了“土专家”。

“一般情况下,羔羊两个月出栏一次、卖500元一头,育肥羊半年出栏一次、卖1000元一头,现在羊场年出栏量100余头,每年能净赚好几万元。”徐文平说。

湖羊个头大、生长快,一产多胎,市场销路不错,加上政府补贴政策,不少当地村民纷纷转行当起了“羊倌”。

“根据‘湖羊万户奔康’政策,当地村民在幸福农场买羊,还有300元一头的补贴,同时免费提供技术、送羊到家。”徐文平说,再加上田地里的收入,日子越过越滋润。

南浔、广安两地结对以来,推动“资金输血”变“产业造血”,实现“一只湖羊带富一方百姓”。

来到广安区石笋镇龙岩村的万头湖羊养殖基地,一排排整齐的羊舍干净明亮,羊舍内成年湖羊膘肥体壮,幼崽活蹦乱跳,饲养员正忙着给湖羊“备餐”。

同样是湖羊养殖,这里又和幸福农场不一样,其养殖规模大、产业链条完善、科技范儿十足。

“我们公司由广安和南浔合资成立,南浔派驻湖羊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培养了本地技术人员。”广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创森说,目前存栏湖羊9700余头,育肥羊、羔羊每年销售近万头,主要销往浙江、广东、江苏等省份以及广安本地餐馆。

在该公司的二期项目智慧羊场,安装了智能投料传送带,搭建全程机械化数字化平台,实现对羊舍的精准管理和数字化自动喂养,一个人可以管理上千头羊。

湖羊的引进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之路,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

近年来,广安区通过创新种养循环、幸福农场、种羊基地、入户散养四大模式做实湖羊产业,形成集养殖、加工、冷链、休闲游乐、餐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目前,湖羊产业年综合产值达2000余万元,参与湖羊养殖的脱贫户户均增收2100元,57个村集体通过幸福农场年均增收6万元以上。[县(市、区)融媒 唐永军 罗海峰 刘婧 全媒体记者 张义 杜畅 文思童 王珂宇 夏佩/文 辛伟 康建林/图]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