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送旅客超100万人次

川渝20路拉近“一家亲”

发布日期:2025-04-11 09:00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4月1日清晨6时,天刚蒙蒙亮,62岁的丁顺白背起装满新鲜蔬菜的背篓,来到其家对面的川渝高竹新区公交首末站。他同往常一样,将搭乘川渝20路跨省公交,前往重庆主城区售卖自家种的蔬菜。

“川渝20路首班车早上6点半准时发车,赶在早市前到渝北农贸市场,菜能卖上好价钱。”丁顺白边说边快步上车。

尽管是跨省出行,但丁顺白的语气中却透着轻松。“坐这趟车直达重庆主城区,票价才5块钱,一背篓菜能多卖一百块左右。”他笑着拍了拍衣服上的泥土,眼中满是笑意。

丁顺白的家位于邻水县高滩镇平安寨社区,与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方家沟村仅一桥之隔。

过去,他常去茨竹镇赶场卖菜,但为了把菜卖个好价钱,他更愿前往繁华的重庆主城区。

然而,在跨省公交开通前,丁顺白想要把菜卖到重庆主城区,并不容易,“如果自己骑车,要绕很远的山路,非常不安全。如果坐班车去,到站后,还要换公交,又麻烦又费时间。”

“要是能有公交直达重庆主城区该多好!”这曾是丁顺白心底最殷切的期盼。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2022年年初,广安市、邻水县、重庆市渝北区三方相关人士齐聚一堂,围绕开通跨省公交展开专题研讨与实地调研。

几经调研、论证后,一锤定音:开通跨省公交!由广安重庆两地财政出资进行公交线路补贴,由重庆东城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二分公司负责运营管理。

一趟公交跨两省。两地政策体系存在的差异性如何解决?

两地打破行政区域禁锢,大胆改革、大胆创新——

审批方面,理顺审批流程、运营模式、管理机制,两地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实现结果互认;

标准方面,所有公交站点按渝北区同等标准设置执行,按照里程长短,执行两元到五元的阶梯票价,统一调度系统,衔接轨道交通等其他客运方式,高质量服务群众出行;

补贴方面,设立统筹发展基金,由广安重庆两地财政拨款、川渝高竹新区统一结算,每年补贴线路30万元,全力调动公交公司运营积极性;

惠民方面,将广安籍老弱病残孕“五类人员”纳入重庆公交优惠补贴范围,不设定上限时间和刷卡次数,最大程度利民惠民。

2022年6月29日,重庆渝北至广安首条跨省一体化公交线路——川渝20路正式开通。自此,当地群众告别“绕山转”,迎来“一线通”,跨省往来如“串门”般便捷。

丁顺白乘坐跨省公交去重庆主城区卖菜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和周边的“菜友”们,隔三差五便相约去重庆主城区卖农产品。

如今,川渝20路的服务对象日益多元。除了100余名像丁顺白这样的“跨省菜农”外,还有和在川渝高竹新区工作的丁绍龙一样的上班族,和万全贵一样来邻水探亲访友的重庆市民,和张华蓝一样去重庆购物休闲的邻水人……

“运营一年后,我们根据群众需求对线路进行优化升级,开通川渝20路大站快车,站点从21个缩减至7个,单程耗时减少约半小时,进一步提升出行效率。”川渝高竹新区建设与市政管理局工作人员王超介绍。

数据显示,川渝20路开通以来,日均客流量达1600人次,运送旅客超100万人次。

如今,每天清晨,在川渝高竹新区公交首末站点,川渝20路,从四川广安出发,驶向重庆渝北;同一时刻,在重庆市渝北区双凤桥枢纽站,川渝20路,也从重庆渝北出发,驶向四川广安。

“双向奔赴”“一盘棋、一体化”,此刻,再次具象化。

这条开行2年多时间的跨省公交线路,犹如一道催化剂,持续点燃广渝两地群众交往交流的热情,让两地群众在“一家亲”的道路上越走越亲。(邻水融媒 李勇 广安日报记者 文思童 文/图)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