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进发

发布日期:2025-07-23 08:53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广安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总目标

到2027年,建成全国红色旅游主阵地、川渝森林康养新胜地、重庆近郊休闲目的地,打造川渝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重要承载地,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取得阶段性成效,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到100亿元、500亿元,重庆主市场来广游客达到1500万人次以上,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到2030年,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文旅品牌影响力、文旅产品吸引力、文旅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7月22日,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广安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的决定》。全会指出,到2027年,建成全国红色旅游主阵地、川渝森林康养新胜地、重庆近郊休闲目的地,重庆主市场来广游客达到1500万人次以上;到2030年,基本建成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

与会者认识清晰,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要始终把握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要求和“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定位,将渝广文旅融合发展贯穿始终,着力构建协同发展格局;共拓互推客源市场,做大做强重庆文旅主市场;共塑区域特色品牌,共推“伟人将帅故里行·川渝联线”品牌,共塑华蓥山“巴渝雄山”品牌形象,共创明月山区域文旅品牌,推进跨省域文旅协同发展走在前列。

聚焦内核

深刻解码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重大意义

“定位精准”“思路清晰”“未来可期”……这是与会者在谈到对全会认识时的高频词。

市委副秘书长、区域协调发展办主任彭云认为,本次全会围绕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作出专题部署,进一步丰富完善“四大战略”深刻内涵。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正是“同城融圈”战略的关键一环,对于广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重大意义如何理解?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易海燕给出解读: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既是广安建设“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责任担当,也是加快推进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一体化发展的具体实践,充分彰显了市委落实中省部署、服务战略全局的高度政治自觉。

“2024年广安接待重庆游客超800万人次,增速超45%,重庆游客占省外游客比重保持在60%左右,重庆已经成为我市文旅主要客源地。”市侨联主席王久龙认为,广安与重庆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融,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区域旅游中心城市”上,广安具备最优条件和基础。侨联作为联系海外侨胞的桥梁纽带,将精准对接侨资侨智,推介广安文旅项目与营商环境,吸引侨商投资新业态,增强广安海外吸引力。

文化旅游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协同发力。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莉说:“全会提出的‘三色’‘四态’中,生态是基底,绿色是底色。”她认为,生态环境保护是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核心支撑与重要内容,挖掘生态修复与文旅开发的结合点,正是生态价值转化的创新路径。

大熊猫作为世界级文旅资源,华蓥山大熊猫苑科普教育基地的“林溪”“一家”由市林业局精细化管护。市林业局局长李青松表示,将用好森林康养、大熊猫研学资源“两张牌”,依托川东渝北研学市场,打造“川渝研学旅行自然教育基地”,为广安文旅增添新IP。

文艺作为文化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提升文旅吸引力至关重要。“文艺工作者要动起来!”市文联主席赵兴高表示,将组织发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三张名片”、“四态”融合,全力创作文艺精品,同时深化渝广文艺协同发展,依托两地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巴渝非遗的互补优势,推动实现文艺资源共享、品牌共建、人才共育。

多维发力

协同攻坚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需要把握什么?从何处着力?推开分组讨论小组会议室大门,扑面而来的,是与会人员紧扣深化文旅融合、结合广安实际迸发的金点子。

邻水县委书记石国平说,将加快建设重庆近郊休闲旅游优选地、川渝生态康养度假目的地、巴蜀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区、川东特色文旅消费集聚区“两地两区”,为广安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贡献邻水力量。

“渝广文旅市场一体化,交通是先行官。”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万爱明介绍,重庆作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也是我市最大游客来源地。因此,完善与重庆的交通线路,为游客前往广安提供便利,是交通工作的重要任务。将以“打造精品线”交旅融合建设行动为引领,完善路网与服务,优化公交班线与旅游直通车,补充覆盖偏远文旅资源,积极推动全市打造文旅主题公交专线,为来广旅客提供通达、便捷、舒适的交通组织方案。

引客只是前奏,留客才是关键。如何将“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广安交旅集团董事长古小云认为,广安文旅根基在“红色根脉”、优势在“资源独特”、潜力在“融合创新”。他提出,需与重庆建立合作机制,以“文旅一卡通”等模式为抓手,整合景区、餐饮、住宿等资源,为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文旅资源“活”起来、业态“多”起来、消费“热”起来。市商务局局长陶开琴将目光聚焦在文旅消费上。陶开琴介绍,以前来广游客人均旅游花费1054元,广安文旅产品服务供给还存在“不解渴”的难题。但这个问题正在破解,随着我市围绕重庆主市场、全国大市场、入境游新市场“三个市场”,从“点线面”发力,焕新邓小平故里、华蓥山等传统景区,上半年,广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7%、排全省第9位。“这证明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更要加力!”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