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科技创新、产业变革、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性战略举措。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完整化。完备齐全的产业门类、完整的产业供应链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实体产业与虚拟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同步发展,助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通过调整产业布局与分工,不断丰富产业多样性的同时,弥补现有产业缺失空白,逐步形成产业间良性循环和产业内互补发展的新局面,实现价值链从低端向中高端的跃升,构建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创新化。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生驱动力。当前,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对传统产业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充分发挥创新要素对技术的关键性提升环节,着重强化和点燃动力引擎,进而抓住产业创新的“牛鼻子”。在产业转型与升级过程中,通过科技创新促成可落地见效的产业成果,突显对全产业链的优化,推动产业机构升级和良性互动,发挥关联带动效应,进而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智能化。智能化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标志。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元宇宙等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了更高质量和效率的新兴产业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传统产业的运用和发展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以智能化活动推动数字经济得到跃升式发展,改变产业组织形态、有效提升发展效能、优化管理运行流程,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以智能化手段优化新型生产要素、探索高效率发展路径,形成高水平产业结构体系,孕育新的产业赛道和发展动能,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绿色化。绿色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时代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需要在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要素投入合理、能源消耗优化等目标。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符合低能、低耗、低碳等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绿色转型,增加绿色投入、倡导绿色创新、推广绿色设计、研发绿色产品,在产业源头、投入过程和产品转换等环节注重资源循环利用,持续在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中坚力量。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安全化。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面对大国博弈加剧、筑墙设壁和脱钩断链等现实挑战,急需攻坚克难,破解“卡脖子”技术,守住产业体系的安全底线。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聚焦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布局,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对国家安全事业的支撑作用,又切实防控其带来的安全风险。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打造一大批自主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产业,确保供应链稳定畅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取得一大批战略性标志性突出成果,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安全可靠、行稳致远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者系小平干部学院、广安市委党校讲师 梁琴琴)